十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观后感5篇
十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观后感【1】
今年2月,*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美国搞过一个《拜杜法案》,这对美国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撬动作用。像这样的国际经验还要好好研究。”
《拜杜法案》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1978年,位于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的一位教授找到该州的资深参议员博区?拜(BirchBayh)请求协助。学校获得了多个政府资助的项目,但由于“谁出资、谁拥有”的政策,研发的成果,不仅收益权归政府,而且一切的后续性研发也不可以由发明人独享,这导致大量科研成果闲置浪费。
纪录片《创新之路》采访约瑟夫?艾伦美国前参议院幕僚长
如果发明者不能拥有研究成果,没有商业化带来的奖励,这些成果永远都不会被商业化,所以拜杜法案出发点是很基础的问题,谁能更好地管理新的发明,是政府吗?还是发明者自己?
1968年,日本超过西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70年代,技术优势的失落让美国感到极大的威胁和不安。1979年,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傅高义((EzraF.Vogel,也是今天《*传》的作者),出版《日本第一》(JapanasNumberOne)研究专著,引起巨大轰动,成为当年美国最畅销的图书之一。
70年代末,日本的钢铁产量已经与美国相当,工厂设备却比美国更先进、更有效率。1978年,在世界最大的22座现代化熔铁炉中,有14座属于日本,美国一座也没有。日本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全球第一。
在汽车制造业,日本让原本执世界工业牛耳的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厂纷纷弃甲。1979年,日本对外输出了450万辆汽车,其中在美国销售了近200万辆,而美国汽车在日本的销售量仅1.5万辆。
然而历史充满着荣格所说的“共时性”,当时谁也不能料到,这一年,在美国中北部的印第安纳州,一个大学老师向参议员反应的问题,竟成为改变了整个未来技术市场发展,让美国能在十年之中重新站回领导地位的契机。
1980年,由参议员博区?拜(BirchBayh)和罗伯特?杜尔(RobertDole)的联合提交的提案被美国国会通过,这就是今天所说的《拜杜法案》。此法案,让大学、研究机构能够享有政府资助科研成果的专利权,这极大地带动了技术发明人将成果转化的热情。
在创新的生态系统中,制定法律,维护和创造创新的环境,是政府的职责之一。在一个社会的运行中,创新的活力、市场的激励、政府的权力,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既不高高在上,又不可或缺。
1978年,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是5%,《拜杜法案》出台后这个数字短期内翻了十倍。美国在十年之内重塑了世界科技的领导地位,《拜杜法案》功不可没。它被《经济学家》杂志评为美国过去50年最具激励性的一个立法。是美国从“制造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标志。
纪录片《创新之路》采访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
《拜杜法案》出台以后,这就是大学申请专利的数量迅速地增加,专利许可活动也越来越活跃,大学通过专利许可得到了大量的经费,一些支持,而且借助于研发一些新的技术,他们也开设了一些新的公司。
《拜杜法案》的成功也让人们看到在创新中,政府的职责是什么?创新、市场和政府,三者究竟怎样相辅相成?
在《拜杜法案》之前,“谁出资、谁拥有”的政策,源自二战中的曼哈顿计划,由于研究型大学在“曼哈顿计划”中的卓越表现,联邦政府开始大规模资助大学的科学研究。1944年,时任国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局长的瓦尼尔?布什提出《科学??无尽的前沿》报告,充分论证了基础科学研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报告影响了美国战后几十年的科技政策,美国政府根据自己的需要,资助并实施了一系列大型项目,如航天航空、卫星通信、计算机等。然而这种源自二战及冷战时的方式,成就了一大批科研项目,但因为脱离了市场,导致《拜杜法案》出台前,科研成果闲置浪费,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创新,代表着未知的未来,它会从何而来,又会如何生长,其实不论是政府还是技术专家,都没有办法准确知道。
1963年,日本政府在筑波建起一座科学城,目标就是科技创新,希望以此摆脱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然而,持续30年,依然没有起色。
1987年,美国政府为了应对日本在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投资10亿美元建立产业联盟,计划整合美国最好的半导体公司,寻找突破性进展,结果适得其反,各个公司却放弃了自己的基础研发,延缓了整个行业的步伐。
纪录片《创新之路》采访徐冠华科学技术部原部长:
科技创新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和它的积累性,就是它不是说你让某个人做什么,他就可以做成的。不是事先能够计划,你想让某个大学和某个研究所和某个企业联合起来,政府把它弄在一起,就出东西了,这是很不现实的。
《拜杜法案》不仅仅关乎收益权是归于政府还是大学或私营机构,技术转让的核心使命是:分享成果,分享创新,从而增进社会财富。
创新像是一粒种子,市场是它生长的土壤,政府能够做的,就是为它提供生长的环境,并耐心地培土、灌溉。
十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观后感【2】
1999年的一天,两个年轻人敲开了大学路165号这栋建筑的门,期待能够租到两间房子。大学路165号离斯坦福大学不远,是硅谷的核心地带。
房东亚美迪是伊朗来美国的移民,做地毯生意起家,这两个年轻人所做的事情相对于传统行业而言,太过于新鲜和陌生,他更不可能料到,十多年后这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这两个年轻人就是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谷歌公司的创始人。
纪录片《创新之路》来到大学路165号,采访了房东拉西姆?亚美迪,他说起了第一次见到谷歌创始人时的情形:“当他们决定租下我们的房子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想到,他们会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但我们彼此都清楚,他们正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
(房东拉西姆?亚美迪)
以当时谷歌的规模并不能承受价格高昂办公区的租金,但房东还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同意以较低的租金将办公室租给谷歌,但有一个条件,换取谷歌的少量股份。吸引房东的,正是谷歌未来有可能的影响力。
几个月后,借着互联网兴起的东风,谷歌从两家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获得了两千多万美元的投资。从两个创始人,发展到今天全球有五万五千名员工,谷歌成为21世纪初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而亚美迪不仅是谷歌创始人的房东,还是“安卓之父”安迪?鲁宾的房东,是贝宝(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的房东。
大学路165号,这幢被称为硅谷最幸运的建筑,就像是硅谷的一个缩影,和车库文化一样,其背后是平等自由的市场氛围。正是市场的魅力,让一个又一个诞生于车库和大学路165号的梦想,转变为财富的神话。
硅谷,这片只有800平方公里的地方,它每年产生的GDP超过很多主权国家。今天硅谷已经成为全世界寻找创新的模版,各国政府都希望可以借鉴硅谷,塑造本国的硅谷。然而,硅谷却不是政府计划的产物。这里是一个企业自生自灭、自我生长、自我修复的地方,这里相信市场,尊重市场。
我们见到的所有创新,都是经历过市场筛选的。4月25日,诺基亚宣布完成与微软公司的手机业务交易,正式退出手机市场。这位昔日手机行业的霸主,却在互联网时代来临时骤然陨落。
今天,在全球创新国度排行榜上排名靠前的,几乎都是市场化程度高的国家。北欧诸国借助开拓全球市场,在资源贫乏的土地上打造了世界最富裕的国度。以色列拥有中东地区最为完善的创业生态链,被誉为创业的国度。在英国伦敦,科技企业聚集的“硅环”,成为全欧洲风险投资活跃度最高的地区。而在全球创新排行榜上始终名列前茅的亚洲国家韩国,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策略更是造就了三星,LG等世界级创新公司。
市场经济就是一个创新的经济,这里不断涌现着新公司、新科技、新模式,不断清零。
十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观后感【3】
他的投资成就了硅谷三家著名的公司:仙童、英特尔、苹果。
他对苹果的投资,两年内获得了243倍的回报。
今天阿瑟?洛克被称作“风险投资之父”,然而在1957年,31岁的他还是位于华尔街不远的海登?斯通投资银行一个传统行业的分析师。
1957年秋天,洛克收到一封来自西海岸的信,八个年轻的科学家不能继续忍受现在的雇主,决定集体跳槽。洛克想去会一会这八个人,然而他不知道,这次会面将成为他风险投资的开山之作,也成为催生硅谷的推动力之一。
那时旧金山湾区还没有硅谷这个名字,那时也很少有人将公司开到西海岸。八个年轻人跟随晶体管的发明人、195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廉?肖克利来到这里,本想做一番事业,但老板的傲慢、刻薄,管理能力的缺乏让他们难以忍受。当时还没有风投,他们只想找一个雇主,在众多求职信石沉大海的时候,四千公里之外的东海岸的洛克却已经买好了从纽约飞往旧金山的机票,决定见这八个和他年纪相仿的科学家。
历史的决定性时刻有时到来得毫无征兆。洛克和这八个人一见便很投缘,当时身上没有带任何法律文件,其中有一个人就掏出了十张一美元的钞票,就是如果我们同意一起来做这件事,就每个人在这个钞票上签个名字。
正是这张普通的一美元钞票,见证了美国东部银行家和西部科学家的重要会面,也成就了硅谷风险投资的开端。在洛克劝说下,八个年轻人不再寻找新的雇主,而洛克答应帮他们找钱,找资本。
洛克找到了富有的谢尔曼?费尔柴尔德,于是新公司便有了Fairchild这个名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仙童”。
那是1957年的10月,那个秋天不仅对于八个年轻人和投资人洛克来说紧张非凡,对于整个美国来说,也陷入了一场举国上下的紧张氛围之中。
美国的焦虑来自在当时与美国同为超级大国的前苏联。1957年10月4日,正与美国冷战对峙、进行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争的前苏联,出其不意地将不载人宇宙飞船送入轨道,这被称为“10月的震撼”的人造卫星事件,让美国的领导人感到不安,让美国的科学家觉得恐慌。整个国家都笼罩在美国科技领先的神话破产的阴影中。
美国意识到必须要在航天器和导弹方面超越苏联,仙童公司研发的硅晶体管被用于制造导弹了,这家新兴公司迅速成长起来。
仙童是阿瑟?洛克投资的第一家公司,被称为“硅谷的黄埔军校”,后来苹果创始人之一迈克尔?马库拉、AMD创始人杰瑞?桑德斯、红杉资本创始人唐纳德?瓦伦丁、凯鹏华盈创始人尤金?克莱纳都是从仙童出来的的。洛克的这次投资对于硅谷而言功不可没。同时洛克也开启了科技与资本结合的新探索??风险投资家逐渐从传统银行业分离出来,形成一个人群,一种新的投资门类。风险投资,成为创新生态中的重要一环。
几年后,在洛克的投资之下,另一家伟大的公司在硅谷诞生了,八个年轻人中的诺伊斯,摩尔离开仙童创办了他们的第二家公司,这就是英特尔。
1977年,一位朋友介绍洛克认识刚刚创办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但第一次见面他对乔布斯的感觉并不好。这个衣着邋遢的家伙大肆鼓吹他们发明的蓝盒子??它可以用来免费打电话而不被电话公司察觉。
然而,之后的圣何塞的自制计算机展览会,却挽回了洛克对苹果公司的印象:其他的展位前观者寥寥,苹果展厅前却围得水泄不通,以致他根本无法靠近。
1978年,洛克以每股9美分买了64万股,投资5.76万美元。这些投资在1980年12月12日苹果电脑第一次公开上市之后,价值1400万美元,每1美元钱投资收回243美元。
那是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东海岸与西海岸,美国与苏联,资本与创新。今天,众多像洛克一样的投资人活跃在创新领域,什么样的投资人能够成就未来的仙童、英特尔、苹果?也许是在迅速变化的时代把握真正的价值的人,是具备耐心和信念的人,也是眼光长远的人。风险投资就是在投资一个未来,未来的公司,未来的浪潮,未来的时代。
十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观后感【4】
他们是打破常规的勇士。
他们是改变世界的创新者。
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在创新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影响周围的世界。
姓名:埃隆?马斯克
年龄:45岁
毕业院校:加拿大皇后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
学历:双学士
身份: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创始人
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创始人
清洁能源公司SolarCity创始人
改变世界的成就:
在很多国家发射火箭还需要倾一国之力的时候,埃隆?马斯克成立了自己的民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他的目标是将火箭发射费用降低到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1/10,并计划在未来研制世界最大的火箭用于星际移民。
12月,SpaceX研发的一级火箭“猎鹰9号”首次实现了从发射到回收的全部过程。在此之前,所有的火箭只能发射一次便在大气中自动报废,而SpaceX不仅实现了火箭的回收,并且能够在一天之内完成整修并做好重新发射的准备。这意味着将大幅降低发射卫星,甚至载人飞船的成本。人类距离太空旅行梦想的实现从未如此之近。
除了SpaceX,马斯克还是特斯拉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公司SolarCity的总裁,同时经营这三家公司的背后,是怀抱对整个人类未来的思考:清洁能源和太空探索技术,将会改变人类的未来。
纪录片《创新之路》采访埃隆?马斯克:
“SpaceX,它的目的在于让生命超越地球的范围,即在火星上建立自给自足的城市,使生命能在多个星球上繁衍生息。
因为如果生命能在多个星球上繁衍生息,那么人类的存在就会延长。
我们想要的也并不仅仅是在火星上插上国旗和留下脚印,而是要开发出一种技术,有一天将数百万人送上火星。我们从人类未来的宏观角度来看,这一点异常重要。地球有数十亿年的历史,而这是人类第一次有机会走出地球,”
姓名:马云
年龄:52岁
毕业院校: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
学历:本科(专升本)
身份: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改变世界的成就:
9月,阿里巴巴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每股68美元,开盘价92.7美元,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融资额最大规模的IPO。
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开启了B2B,B2C,C2C,电子商务的时代。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纪录片《创新之路》采访马云:
“我们都明白我们会老,我们会生病,我们会死亡,我们会退休,如何让技术,让资本,让金融,让新的创新创业的思想,在未来的年轻人中培养跟我们一样的人,发现他们,培养他们,用机制保障他们。”
姓名:马克?扎克伯格
年龄:32岁
毕业院校:就读于哈佛大学,但中途辍学
学历:高中
身份:脸谱公司创始人
改变世界的成就:
2012年5月18日,位于纽约时报广场的纳斯达克电子交易市场,迎来了美国历史上第三大新股上市公司。扎克伯格的脸谱公司以每股38美元,募集了184亿美元。今天,脸谱公司的用户数量超过16亿人,这样的规模大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而它的市值最高曾达到3000亿美元。
3000亿美元是怎样的概念呢?公元1500年,人类历史的重要分水岭,当时社会的全部财富总和大约合现值2500亿美元。也就是说,今天这个30岁的年轻人,借助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社交方式,这一创新所带来的财富,可以买下1500年时的整个世界。
纪录片《创新之路》采访马克?扎克伯格:
“当时有很多人跟我说:“社交网络成不了气候,最多也就在年轻人当中火一火”,但是之后我们突破了人们口中的界限。又有人说:“好吧。但这顶多火一阵,将来指不定怎么样呢。”但是人们确实使用了很长时间,这时候又有人说:“好吧。没准儿能支撑下来,但是肯定没法发展成大的商业”,“不可能指望着它挣大钱”。我觉得这些年最困难的就是,总会有人不相信你所做的事情的价值。”
姓名:施一公
年龄:49岁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学历:博士
身份:清华大学副校长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双院士
改变世界的成就:
2008年,施一公毅然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并辞去了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职位,回到母校清华大学。
,他率领团队解析了超高分辨率的剪接体三维结构,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研究长文,被业界称为近30年来中国在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对世界科学做出的巨大贡献。
纪录片《创新之路》采访施一公:
“在我的视野里边,中国已经到了腾飞的时候,只要有一流的科学家,一流的科技人员,中国一定会腾飞。
我总是在追求挑战自己的一些极限,总想让自己做的更好一些。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觉得我得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我要用我的方式去做。”
十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观后感【5】
说起诺奖得主,你想到的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正襟危坐且德高望重。
但是在《生活大爆炸》第二季第17集中,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GeorgeSmoot)却拍着谢耳朵的肩膀说:“亲爱的,你疯了吗?”
在《创新之路》采访的7位诺奖得主中,乔治?斯穆特恐怕是最可爱逗比的一位。他毫不掩饰自己对《生活大爆炸》的喜爱:“我对JimParsons,也就是饰演Sheldon的演员印象十分深刻,他特别棒。他并不是科学家,但是当他记忆那些与科学有关的台词的时候表现得真的十分优秀。”
其实这一次客串是他主动要去的:“我的学生说我必须要去,因为人们会看这个节目。我的妻子曾经为碧昂斯工作,知道联系方式,所以就联系了相关人员使我被邀请。”
不仅客串当红电视剧,他还是美国福克斯频道的《你比五年级生聪明吗》栏自里最重量级的选手。这个栏目邀请社会各界的选手来到节目现场答题,问题都选自美国小学1到5年级的课本,涉及数学、天文、历史、地理、生物、社会等各门学科,如果能正确回答11道问题,将获得100万美元奖金。如果中途退出的话,这些成年人们就不得不低头,在镜头前说:“我不如小学五年级生聪明。”
就这样,顶着诺奖得主光环的乔治?斯穆特站在了五年级小学生的面前。千万不要认为五年级的小学题是简单的,在斯穆特之前,顶着各色光环的成年人都拜下阵来,从2007年开播以来,这档节目只有两个成年人顺利过关笑到最后。
其中一个就是斯穆特。
采访中能感觉到他是非常幽默、可爱、接地气的科学家,然而他研究的领域其实是非常高大上的。2006年斯穆特获奖的理由是“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关于《生活大爆炸》里的“科学怪人”谢耳朵,斯穆特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能够创新的人,是可以跨越自己专业领域的人,是能够看到不同事物间联系的人,就像谢耳朵一样,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能想到其他人想不到的事物,所以很难被理解和认可。然而就是这样一些人,对我们生活世界的未来带来影响。
“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世界也运转地越来越快了,未来也会来的很快。我认为,未来是很有潜力的,未来会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斯穆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