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心得体会
1_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心得体会
反腐败从哪个角度都不构成不作为的“理由”,而是一块“磨刀石”,能把忠诚、干净、有担当的干部队伍砥砺出来
处其位而不履其事的官员不作为现象,正在变成一个热点话题。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当前的反腐败斗争以某种方式导致了官员不作为。在日前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就有媒体提出,一些官员被反腐弄得意志消沉,干工作变得消极,可能会对国家发展不利。一些批评此类现象的文章,也经常不假思索地评论:伴随着反腐的持续高压,一些官员患上了“反腐恐惧症”,为官不为的现象有所抬头。
其间的逻辑果真如此吗?
客观上讲,因为腐败行为得到了明显的遏制,干部不作为现象才凸显为众矢之的。然而,简单地说“反腐败导致干部不作为”,则有相当大的误导性。当前的为官不为,根据一些调查和干部自述分析,可分为三类情况。一种表现是职责缺位,基本不研究本职工作,热衷于跑关系,把困难和矛盾都往外推。另一种是不敢担当,害怕冒风险,担心踩红线,不太会在媒体与公众监督下开展工作,干脆开启“自保模式”。还有一种是怠工观望,鉴于现在规矩多了,审查严了,所以招商搁下了,项目不跑了,资金也不争取了,甚至牢骚话也多了,所谓“反腐影响发展”之类的谬论往往源自这一群体。
都是不作为,但缘由并不相同,治理方式也不能一个样。前两种不作为,有长期的社会心理在起作用,一个是绩效管理问题,一个涉及改革的行为边界问题,反腐风向只有间接影响。后一种“不作为”,确实是反腐高压态势的直接后果,但它只是一些干部的权宜之计。换句话说,这种“不作为”,只是从乱作为暂时往后退一步,其实根本不会满足于“一杯清茶、一张报纸”的生活,而是想回到“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看着办”的状态。这显然是借由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问题来绑架反腐败斗争。
保持全社会对于腐败的负面评价,对反腐败斗争非常重要。散布和渲染“反腐败导致不作为”的论调,无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客观上都可能动摇反腐败的价值目标。它一方面把腐败视为发展或交易成本,在逻辑上以去价值化的方式来看待反腐败;另一方面,在现实角度则“暗示”以腐败方式解决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关于反腐败的谬论,对于维持社会上的腐败合作关系作用不小。从这个意义上讲,讨论价值观问题不是务虚,不是偏离大家最关注的问题,而是最迫切的事,比很多其他问题都更为实际。这场价值观较量,没有后退的余地。
当然,反腐败斗争从来不只在谁对谁错的层面展开,最终要落脚到个人选择的行动逻辑上来。腐败“有利于”发展的谬论,正是在后一个层面得到少数人的附和。但这并不意味着群众愿意容忍腐败行为,而只是缺少打破“集体行动困境”的契机,无力走出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满但谁都不动的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出台“八项规定”做起,以作风建设为反腐败斗争打底,其实已经破解了“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转变作风的压力,已传导到各个行业、各个阶层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看到社会进步的趋势,不去夸大腐败行为“融入社会互动”的程度,坚决批驳“腐败可以容忍、有正面作用”的错误论调。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当前,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维系一个正向的价值体系兹事体大,这决不是饮鸩止渴式的所谓“好处”可以比拟的。对干部而言,新的要求是一体两面的: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反腐败从哪个角度都不构成不作为的“理由”,而是一块“磨刀石”,能把忠诚、干净、有担当的干部队伍砥砺出来。
2_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心得体会
“无为而治”,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所提倡的一种治国理念,通过无为而治,真正发挥人民的创造力,做到“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古往今来,无为而治曾为许多统治者和政治家所奉行,并且取得过不俗的治理效果,如汉初的“文景之治”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然而如此微言大义的一句话,在当今一部分党政领导干部身上却变了味,他们奉行“懒政哲学”:不干事、不担当、不作为,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过一天算一天,不把群众当回事,自认为手里捧着“铁饭碗”谁也摔不坏、拿不走,在工作中出现懒散、效率低下等问题的时候,不自我反思整改,还为其美名曰“无为而治”。
要知道,“无为而治”绝不等同于“懒政哲学”,无为而治也绝不是领导干部不作为的借口。新常态下,“依法治国”重在“从严治党”,“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亦要整治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这些“懒政庸员”就是潜伏在我们党内的病菌,滋生腐败的源头,他们常年精神懈怠、消极作为,直接导致了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蒙受重大损失,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面对这些“懒政庸员”,党和国家要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给予严厉打击。
杜绝“懒政庸员”现象,关键在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重点在于打破只升不降的制度,要配合落实干部能上能下,重点在于能下的干部选用机制,同时也要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和“红线”意识植根于各级领导干部心中,锤炼忠诚于党,忠诚于民,敢于担当,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好干部队伍,从而更好地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福。
3_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深化县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解决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通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批示精神,在县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着力解决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
不作为、乱作为,一直都存在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诸多环节中,其危害性路人皆知。从小方面说,这些行为会给老百姓或社会资源造成损害。从大方面讲,会让老百姓与政府机关间产生隔阂,严重影响到干群关系。如今,中组部下发《通知》,明确将严查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为彻底清除存在于基层干部身上、老百姓身边的“坏”作风开了好头,是一件好事。但如何将好事办好,值得各级组织部门认真实施,总结提炼,否则,贯彻《通知》就会沦为轰轰烈烈的“走秀”,干部作风不仅不会得到转变,反而会变本加厉。
基层干部的作为是党执政理念最直接的体现。基层是党和人民事业落到实处的主阵地,是党和政府形象的最敏感触角,基层干部的所作所为,直接关乎群众工作生活方方面面,因为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与群众最亲,其作风好坏,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深切。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着力坚决“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是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最为关键环节,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最为有效举措。
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直接影响国家的安定。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之年,中央很多重大改革政策相继出台,如遇到基层干部的不作为、乱作为,就会出现政令不畅、良策难以落地生根,导致“上级喊破嗓子、群众跑坏腿脚”的“两头急”和“上下通中间阻”的“中梗阻”现象。现实工作中,部分基层干部仍旧没有从思想和行动上跟上中央要求的步伐,“乱作为”现象屡屡出现。加之一些地方考核、监督机制不完善,“鞭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为不作为、乱作为留下了空间。
力解决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肯定要有一个过程,要真正实现干部作风得以转变,必须严格按照《通知》要求,抓住最基层党员干部这一大多数,坚决推进作风建设。只有将“四个排查”落实到位,形成基层干部要作为、善作为的良好工作作风,才能更好维护党员干部和党员队伍的整体形象,才能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最终实现一个地方干部作风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