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应渗透哪些传统文化知识

来源:解志愿时间:

摘 要:古诗文教学应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从节日民俗知识、天文历法、礼仪送行、山水地理、察举任用、谦敬称谓等六个方面举例,谈如何巧妙利用教育资源,创设契机,激活课堂,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探究,借此达到延续文化传统基因之目的。

关键词:古诗文 传统文化 渗透

传统文化知识深邃博大又灿若星空,它孕育出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历史。传承传统文化,语文教师责无旁贷。但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又往往令师生有无从下手之感。其实,古诗文教学中有许多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若在教学中加以利用并及时渗透,便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达到以文化人之目的。

一、节庆民俗知识

学习司马迁《屈原列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诵读以下几句:“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教师提问:屈原投江对后世有何影响?学生回答: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因为屈原投江,民间为了纪念他,自发形成了一个节日,即端午节,有了包粽子、赛龙舟等民俗活动。教师归纳:端午节的来历虽然还有其他说法,但多数人认为与屈原有关,这源于我们对一位忧国爱民的伟大诗人的敬仰。这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共同情感和记忆,并将世代延续下去。

重阳节临近,举办重阳诗作欣赏。学生交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一句,写诗人遥想故乡的人们与“我”一样登高,彼此思念,写出了真诚的兄弟之情;李清照《醉花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描述她虽处佳节却玉枕难眠,把酒赏菊却难以排遣“人比黄花瘦”的相思滋味,写出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表现了战争年代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教师归纳:从古人重阳节登高、赏菊、聚会、饮酒的习俗,到现代领袖人物的抒发豪情壮志,同样的节日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

学习秦观《鹊桥仙》,让学生讨论:“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反映了一个怎样的节日和场景?学生回答:七夕节,表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教师补充:七夕节指农历的七月七日,因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成为古代的节日,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即古代的“情人节”;后又称为乞巧节,因为此夜妇女们在庭院穿针乞巧,陈列花果,向织女祈求好运,因此又称古代的“妇女节”。

节日蕴含着古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团圆、幸福的日子,节日给人以温暖与喜悦;在潦倒、分离的时日,节日带给人们些许的慰藉与希望。传承传统节日与民俗,彰显美好与祝愿,是人类共同的追求。

二、谦敬称谓知识

在学习《出师表》时,诸葛亮说“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让学生找出谦敬词并分析,学生很快找出“愚”为谦词,意思为愚拙之人,既是自称,又是谦称。而学生对这句话中的“陛下”,却不甚明了,不知它为敬词。这时教师及时点拨,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面称帝王时的敬称。此处“陛下”指即位不久的后主刘禅。然后又扩充家严与令尊、拙荆与令正、小女与令媛等的对应关系,让学生明白“家大舍小令外人”的原则。

同时,结合成人仪式及年龄段的代称了解一些称谓常识。如女子十五岁行“笄礼”为及笄之年,表示女子已成年,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为弱冠之年,表示正式步入成人行列,应负起家庭的责任了。然后引述《论语?为政》中孔子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而又印证了年龄称谓的一些来历。了解古代称谓知识,不在于不加选择地盲目继承,目的是培养现代学生尊敬父母、长辈的意识,同时又为阅读古代诗文增加营养。

三、礼仪出行知识

我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礼仪自然不可小视。学习《鸿门宴》时,让学生注意座次的描述:“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良西向侍。”让同学们理解文意后,扮演人物,表演座次。然后讨论:座位次序有何讲究?学生发现以上座次是由尊到卑的顺序排列的。然后追问:这个座次表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当时项羽兵势正盛,以西楚霸王称雄天下,并不把刘邦放在眼里;刘邦只能委曲求全,退居其次。小座次,大学问,折射出秦末两大军事集团的实力悬殊。再联系《赤壁之战》,阅读诸葛亮劝说孙权的话:“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教师补充:“北面”是投降称臣之意,因为帝王在殿堂朝见群臣时,是坐北朝南的,是面向光明的,突出了帝王君临天下、自命不凡的地位;此处诸葛亮采用了激将法,让孙权投降为臣,其实是激励孙权跟曹操决一死战。然后指出:帝王殿堂内坐北朝南是尊位,与室内宴会社交场面东向是尊位不同。如果对此处的礼仪常识不甚明了,便无法体会故事的精彩。

《荆轲刺秦王》中写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场面:“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课堂解读“既祖,取道”,明白指祭祀路神,走上(赴秦谋刺的)道路。探究“既祖”的意义,然后学生明白:古人重视送别,因荆轲赴秦事关国家前途命运,所以太子要亲自送行;先祭祀再上路,目的是希望路神保佑一路顺利并成功入秦刺杀嬴政。

四、察举科考知识

在古代人物传记中,反映察举科考的词语比比皆是。李密《陈情表》中写自己被新建立的晋朝征召的情况:“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抓住重点词语“察”“举”“拜”“除”比较,看出当时实行察举制,即举荐有才能的士人做官效力。因李密是蜀汉旧臣,又有极高的资历,新朝为了笼络人心,巩固统治,举荐亡国旧臣为其效力,所以晋朝逼迫李密的情势十万火急。如此,才找到了解读文意的一把钥匙。

范晔《张衡传》中写到:“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学生结合注释明白,“征”是征召有才能的人准备重用,“拜”是授予官职,“迁”是职务升迁。课堂拓展:古代降职贬官叫“谪”或“左迁”,调动职务叫“迁”,罢免官职叫“黜”,年老请求辞职叫“乞骸骨”。对科举知识,如秀才举人、会试殿试、进士及第、三省六部制等,应逐步对高中学生普及,因为不了解这些,学生便不懂古代的教育科举的一般知识,阅读古代传记类文章只能一知半解。

五、山水地理知识

学习《望岳》时,对“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让学生讨论“阴阳”的含义。学生回答:山之阳,指南面,因能照见日光故称阳;山之阴,指北面,因没有阳光故称阴。可以趁热打铁,进一步探究河水与阴阳的关系:河之北坡,因能照见阳光故称阳;河之南坡反而没有日光故称阴。才明白山水与阴阳的关系是反的,故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有了这样的积累,读姚鼐《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进一步探究,还可明白一些地名的来历,如洛阳指洛河北岸,衡阳指衡山之南,江阴指长江南岸,华阴指华山之北。这样,学生不但不觉得文言文枯燥,反而有趣多了。

六、天文历法知识

学习苏轼《赤壁赋》时,面对这样的句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让学生探究:“斗牛”指什么?应怎么读?之后明确:“斗牛”指天上的斗宿和牛宿,“斗”读三声。教师补充二十八宿知识,二十八宿其实是指天空中星宿所在的区域。到学习《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等句子时,就可顺利解读。教师补充:古代占星家为了借星象来观察地面州国的吉凶,用星宿名指代地面上的区域,称为分野。如《三国演义》第七回“以分野度之,当应在孙坚”,说的是孙坚所在的地面区域。

同时,应注意古代的纪时法。具体指纪年、纪月、纪日等方法。如复习文言文时区别不同的纪年法:“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属王公年次纪年法;“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属年号纪年法;“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属干支纪年法;“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属年号干支兼用法。为此,有必要给学生讲解十干支和十二地支的对应关系,才会明白戊戌、辛丑等干支纪年的来历,对历史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另外,月初称朔,月中称望,望后第一天称既望,月末称晦,叫月相纪日法;每季的孟、仲、季分别指代一至三月等。此类知识在古诗文中例子非常多,应让学生及时整理归纳。

以上例举的知识,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只是一鳞半爪。但从“鳞”和“爪”开始,可逐渐浮现“龙”的真身。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教育资源,及时创设契机,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兴趣去主动探究。像音乐、建筑、军事、车马、器皿、服饰、社交等方面知识,在不少古诗文里都有涉猎,都可作为素材。但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应批评地继承,如三纲五常、三年守孝等不合乎现代人的观念,应予以抛弃。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的缩影,学习并汲取它的有益成分,延续它的基因和血脉,培养当代人的文化自信,是立德树人目标的要求,也是“一带一路”形势下文化传承的必然举措。

参考文献:

[1]李小燕.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探析[J].陕西教育,2016,(7).

[2]马金萍.文言文的传统文化之美[J].教育科学,2016,(8).

[3]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