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动态模式及反思

来源:解志愿时间: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潭,考什么,教什么;一篇篇课文和知识短文,被肢解为一个个零碎的“考点”;语文的人文性被破坏,答案过于标准化,局限于咬文嚼字,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构建一个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语言的探研活动中来的课堂教学模式。

鉴于此,我们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形成了有语文特色的听说读写的动态模式。

听说读写既是教师在教学中精心培养学生所具有的四种能力,又是教师培养这四种能力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个“动”,就是要求师生双边活动要到位,不仅要手动、口动,更要求脑动,还要身体力行。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进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动,还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教师精心设计方案,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这是动;教师对某个问题作必要的点拨,讲得生动有趣,学生们听了或茅塞顿开,或心领神会,悟出新知,这也可以视为动;同时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身体力行,扩大视野,这也是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综合素养。

因此,我们制订了听说读写动态模式的评价标准:

一、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听,一是学生认真听教师的点拨、指导;二是教师、学生认真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听后对他人的观点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说,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和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交流;学生、教师注意倾听,发现问题,以适当的方式予以纠正、规范。

读,让学生充分地读,直接参与感知语言的实践。在读中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其中蕴藏的情趣和意旨在读中培养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等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写,教师提醒学生做好笔记,记下重点知识;教师组织学生听写有关字词,让学生会写教师写下水文,学生作文。

二、教师指导、点拨的科学性、全面性。

教学目标??要符合课标,教材基本要求和学生发展实际要符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明确具体;要发展学生个性。

教学内容??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思辩性,内容呈现层次分明,构成有意义的问题序列。

教学活动??教学情境新颖,以问题为中心,吸引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活动设计科学得体,组织形式灵活多样;评点适宜,调控到位。

教师基本功??语言精炼,教态亲切,感召力强;板书工整规范,结构合理,富有启发性;媒体、方式选用得当,特色鲜明。

三、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效度。学生参与人数多(60%以上),设及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情绪饱满,情感愉悦;学生认知、过程、体验的目标达成率高,学有所得。

四、师生关系。不是教师一人“一言堂”“电灌”,而是合作、引导、指导。

五、学生课前演讲及书法练习。课前留出3、4分钟让学生演讲,培养学生能大胆当众演说的能力加强学生书写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六、评价结果??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听说读写动态模式的意义在于:

一是学生动了起来。在组织教学中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不仅要手动、口动,更要脑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进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精心设计方案,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达到“自主、合作、探究”的目的:同时,教师对某个问题作必要的点拨,讲得生动有趣,振聋发聩,学生听了或茅塞顿开,或心领神会,悟出新知。

二是课堂气氛活跃了。首先是课堂上教师讲解少了。从诊断补偿直至练习检测,学生始?是主角。课前学生参照上一节课布置的作业,自己提炼、归纳、总结,加强深化。课堂上,学生展示有个性的表述,在讨论反馈中竞相说答案、论理由、做评论等等。整个课堂学生都是积极、主动、大方的。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的状态中,因此对知识的感受和认识是深刻的。其次是学生活动多了。课堂学生活动多使学生畅所欲言,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还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课堂真正体现了合作学习。把分组学习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让学习小组成为推动课堂高效的法宝。从作业深化到展示到反馈,小组学习讨论始终是课堂的核心组织单元。虽然期间有分有合,有个人上黑板展示,有在师生面前的诗文讲解。更关键的是形成了组间相互监督、相互竞争,互帮互学的氛围。

三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变了。在该模式的促进下,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教师对课堂关注的重点也就变了。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励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更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四是教师的角色变了。首先要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其次要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终身的学者,与学生一起“同学”,因为教师决定着一节课能否成为优质课、高效课,也就是说“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出高效课,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只能上出低效课来”,所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