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常见的五大问题

来源:解志愿时间:

  职业规划不仅适用于白领、金领,对于普通的蓝领,甚至农民工都同样适用。一个来城市务工的农民如果对自己定位明确,也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因此,大 学毕业生更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优简历网记得一位大学老师曾说,文科生的知识积累好比堆沙丘,打好地基需要大量的沙子做铺垫,任何一把沙子可能都不足以显 现立竿见影的功能,但沙丘的形成却离不开点滴的积累;而理科生的知识积累却象盖房子,一砖一瓦呈机械式上升,因此添了多少砖头,就可以立即看到相应的成 果。一个人的职业规划,就好比是一座建筑蓝图,如果事先不确定是盖房子,还是堆沙丘,那么这蓝图的第一笔都很难划下。

  那么,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中有哪些常见问题呢?

  第一,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可学认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很多心理误区。例如,有的认为计划不如变化,没有必要做生涯规划,有些大学生认为职业规划 等到即将毕业时再做不迟,未认识到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有的把职业规划等同于职业目标或学习计划。其实,职业规划并非学习计划,达成职业目标往往不仅需要 知识,更需要能力,所以,职业规划的重点是工作能力提升的规划。有的制定职业规划急功近利,优简历网曾看到过一份在数百名大学生中所做的调查报 告,“95%的学生表示自己两年之内要做主管,5年后成为部门总监”,他们往往就业目标定位过高,导致择业过程中的眼高手低。有的认为专业就是职业,认为 专业就决定了职业。有的认为高文凭者就有高技能,只要是高学历就等于好人才,就有高就业能力。甚至还有的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大学生涯规划,认为整个人生 生涯规划一部分的大学生涯规划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等等。

  第二,自我认知不清,定位不准

  很多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常常缺乏定位,见到只要有公司,不管自己适合不适合,都往里投简历,事实上,很多简历根本就是浪费,那些公司可能从来不看这些简 历,原因在于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和职业意向与用人单位并不一定吻合。大学生一定要有对自己的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比如你的志向是什么?你是更 擅长跟人打交道还是跟事务打交道?你是否掌握某种专业的技术?你能做什么?你看好什么行业和领域?然后再分析哪些行业和领域存在一定的机会?以及你如何才 能进入这个行业?

  事实上,到单位应聘的时候,三个因素影响,第一个是你想做什么,第二个是你能作什么?第三个是企业通过了解,认为你能做什么?是看自己和别人怎么看你的一 种眼光的聚合,当这两种看法比较一致,那么大家的结果就比较理想。很多大学生并没有自己的定位,这就好像一个产品一样,你认为你可以卖给所有的企业,最后 你可能很难卖出去。

  第三,很多大学生不重视第一份工作,初期选择处于混沌状态

  有人说,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养活自己,不是职业,更不是事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第一份工作对于一个人的职业来说非常重要,除非这个人具备做高级 白领和职业经理人的天才或者运气和机遇非常好,否则一个人一旦工作之后,未来将在多大的圈子里面流动,基本上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划圈。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 第一份工作为你带来的是一种职业习惯的养成。因此,大学生选择工作的时候,不能抱着暂时养活自己的心态,也不能说今天干的不是自己的事业,也不是职业,所 以先就业才是根本,冷静,谨慎认真的选择才是根本。

  第四,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工作机会是不是好

  很多大学生心中都会有一些自己的认识,比如外企好,国企好等等,但是一旦找到一些合适的机会的时候,大学生又开始犯嘀咕,特别是多个机会可以选择的时候, 常常这山看着那山高,最后导致好机会溜走才后悔莫及。这说明,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职业发展的成功因素,一个人的成功的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知 识结构、技能、思维和社会资本。从四个因素来看,一个好的单位先不管背景,但是必须让一个人在四个方面中的某一方面或者某几个方面受益才是一个好单位。

  第一,这个工作是不是有助于你拓宽你的知识结构,比如你可以在工作中学习到很多自己所不具备的知识;第二,这个工作是不是能够带给你某个细分的职业技能, 这个职业技能你本身不具备或者你并没有实践经验,但是通过工作你可以让你在某个领域成为一个专业人员;第三,这个单位是不是有助于形成你的思维,包括你看 问题的视角,看社会的视角,看世界的视角,而这些视角可能给你带来新的价值。第四,是不是在这个单位你可以获得社会资源,或者提升你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比 如你可以广泛的结交朋友,认识专家,或者是提升自己的社会资本。如果一个单位四个价值都不能带来,那么这样的单位只能解决吃饭问题,但是并不能解决职业问 题。

  第五,大学生的职业心态欠佳

  由于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在踏上找工作之途后,很容易陷入迷茫、焦灼的状态,特别是当四处碰壁的时候。很多大学生找工作常常遵循这样的阶段,第 一阶段,非常“高调”,估价过高;第二阶段,非常“低调”,碰壁之后就开始变得不自信,然后就开始降低期望,或者就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值钱,甚至洗碗都觉得 可以尝试了;第三阶段,开始“跑调”,在接连碰壁之后,大学生就乱了阵脚,于是就失去了方向。当然,社会上很多说法也会导致大学生很难适从,比如,认为大 学生一定要做白领才好,北大才子卖肉了,博士去当村长就觉得不划算了,但是这些人不是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好吗?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的看,我们不能去阻止 每个人都当领袖的欲望,但是大学生还是要清醒的认识一点,职业是不分贵贱的,既不要对自己期望过高,也不要就碰几次壁就失去自我了。“心态决定一切”,这 是职业人生存的关键法则。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