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才培养

来源:解志愿时间: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刚刚开始起步。一方面,这是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所逼,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重视人的自身价值,尊重个人的发展成为科学、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是要促进每一个人(无一例外)的充分发展,在社会的需要中实现自我,让他们拥有自己喜欢的事业并愿意为之而奋斗。

  一、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的一个必要课题

  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有的人认为社会上需要什么工作,我就干什么工作,通过社会环境的分析,找出社会需要的职业,就是职业规划了。有的人认为,选择“我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职业规划。真的这么简单吗?着名管理专家诺斯威尔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是这样界定的: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的方向、时间和方案。这里说的个人职业规划指的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的路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如何把“我想做的事情”与“我能做的事情”有机结合起来,在社会的需求下如何实现的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为自己职业发展着想,大学生们有必要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加强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确定自己能干的工作也即优势所在,明确切入社会的起点及提供辅助支持、后续支援的方式。

  第一,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机会”和“选择”的时代,大学生如果没有周全考虑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找工作时就会比较随意,目的性不强,哪儿热闹往哪儿挤,甚至把“工作报酬”作为就业时最重要的参数。到了企业以后喜欢怨天尤人,对将要遭遇的种种困难没有心理准备,工作流动性大,这对个人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都十分不利,对社会的教育投资也是一种浪费。

  第二,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人生策划的最佳定位。职业规划的五大要素是:知己、知彼、抉择、目标、行动。其中,知己、知彼是抉择、目标、行动的基础。他们的关系如下图:

  知己是对自己的了解,包括个人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个性、性向、职业锚以及父母的管教态度、学校与社会教育对个人产生的影响。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是认识自我,只有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才能有针对性的明确职业方向,而不盲目化。认识自我是对自我深层次的解剖,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过去的经验、经历,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从而彻底解决“我想干什么”和“我能干什么”的问题。正确的认识自我,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如:组织应聘时就很注重考察应聘者对自己是否有深刻的自我认识,要求应聘者说明自己的优缺点、兴趣、爱好和最值得列举的经历等。这就要求我们要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并保持下去,形成自我鲜明的定位,也就是给自己亮出一个独特的招牌,让自己的才华更好的为招聘单位所认可,自我认识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绝不可回避缺点和短处。

  知彼是探索外在的世界,包括行业的特性、所需的能力、就业渠道、工作内容、工作发展前景、行业的薪资待遇等。知己是了解自己本身的特性,知彼是了解工作舞台的特性,两者具有密切关系,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使自我分析与职业分析达到平衡。

  第三,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寻找人生真实的使命,明确自我人生目标。中国有句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是事业成功的导航仪。哈佛大学的一项追踪研究表明,没有明确目标的职业生涯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实际上,只有4%的人能获得成功,而他们所以成功的共同点都在于他们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早早确定明确的目标,并且始终坚持。

  第四,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在于建立一个牢固的发展基地。个人职业生涯为什么重要?用最通俗的话说,它决定了10年、20年后,你的办公桌在哪儿?也就是说,个人职业规划在你前进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一个向心力,迫使你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成为学习型个人,既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的学习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为心中的理想努力奋斗.

  二、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课题

  职业规划不仅是大学生们事业成功的导航仪,同时也有助于高等院校树立自己的品牌,提高自身竞争力。

  第一,职业规划教育有利于高等院校品牌、信誉的建立。如今,就业形式严峻,大学生就业成了检验学校质量的试金石。这不仅反映在大学生的就业率方面,同时,更重要的是它还反映在一个学校的学生的职业发展方面。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是因为他们严谨的学风,极高的就业率,更重要的是他们为所在的国家和世界培养了大量的精英人才。知识教育不是人生的目的,它应该是人生发展的助力器。

  第二,职业规划教育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教育质量。由于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础上,是一个人的心灵地图,有利于大学生明确人生使命,确定自我的人生奋斗目标。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大学生成为学习型个人,自觉进行终身学习。这对于学校和社会都是一件有益的事。

  第三,我国职业规划教育相当的薄弱。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词在国内出现的时间还不长,高校虽然大多已设置了就业指导部门,但离提供成熟的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还有很大距离。另一方面,这里有历史原因。以前,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精英教育,“进了大学门,就是国家人”,大学生就业历来是政府分配,从来就用不着自己考虑,而且在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下,也没有职业的选择权。现在,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形式下,我国政策也发生了大的变化。高等教育亦从精英教育转换为大众教育,大学生毕业分配也实行“自主择业”,因此,实施职业规划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非常迫切的一项任务。

  国外在升学与就业指导方面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像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前苏联等,从国家、州政府到学校一般都设有专门机构和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职业指导工作,把职业指导、升学指导作为初、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在小学、中学阶段就安排有职业教育课,让孩子了解一些职业的内容、特点;另一方面,当面临升学和就业的时候,辅以多种心理测验,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人格特征等,为他们选择大学志愿和职业提供参考意见。在美国,由于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有关机构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例如美国大学考试中心(ACT),将升学指导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并与报名紧密结合起来。目前在ACT机构中,在入学环节,也就是考生报名时,在报名表上就列有90道兴趣测验题,每位考生都要把这90题做完,再把学校活动及成绩报告一并填好,这才算是报名完毕。而后在ACT入学成绩报告出来时,除了ACT的四项分数及预测外,还有对专业选择的建议,这些建议的来源就是兴趣测验的结果。由此可见升学指导以及兴趣测验的使用在国外教育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在小学、初中阶段职业规划教育就已经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如果大学生在他们走向工作岗位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择业目标,非得临近毕业时才做准备,毕业生一定会感到很茫然,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这就需要高校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在校学生进行全程职业指导。

  三、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仅仅限于学习阶段,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实际,从行为上改变学生。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大力推进改革,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开发,并从制度上支持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

  第一,系统开设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建立职业测验与咨询服务机构,开展持续的职业生涯教育

  首先,高等院校要开设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结合职业咨询师以及企业人力资源专员讲座,开展持续的职业生涯教育。一方面,职业规划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它有一个学习、理解、运用的过程。高等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将科学的理念灌输给学生,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法。另一方面,学生的职业锚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自身所处的环境、社会的需要、知识结构的更新,学生的职业规划也在与时俱进地发生改变,那么就要求学校针对这些变化适时地指导学生,为之排忧解惑。国内的复旦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这方面已经先行一步,提出了“毕业设计从进校时开始”的口号,安排了一定的学分量,把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到大学四年里,尽早让学生开始认识自己、设计自己,以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其次,建立职业测验与咨询服务机构,并创造实践机会, 为大学生寻求自己的职业生涯架构桥梁。建立职业测验和咨询服务机构,有利于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性向与职业目标。

  新生进校后,在学校的指导下,研究本人喜欢并适合从事哪些职业或工作,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和基础。回答这个问题,要考虑以下各方面的因素:一是本人的职业性向。根据约翰·霍兰德的研究发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不同的人格特征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约翰·霍兰德将其分为六种职业性向(类型):

  (1)实践性向,(2)研究性向,(3)社会性向,(4)常规性向,(5)企业性向,(6)艺术性向。每一种职业性向适合于特定的若干职业。个人的职业性向可以借助一系列测试来确定。职业者如果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性向,就可以从对应的若干职业中选择。二是本人的职业锚(动机)。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职业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那种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就是职业锚。职业锚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锚,影响一个人职业锚的因素有:

  (1)天资和能力;(2)工作动机和需要;(3)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天资是遗传基因在起作用,而其他各项因素虽然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但更加受后天努力和环境的影响,所以,职业锚是动态变化的。这一点,有别于职业性向。例如,某个人攻读了医学博士,并且从事外科医生工作已经20年了,尽管他的职业性向可能并不适合做外科医生,但是他在确定自己的职业时,基本上不会考虑改为其它职业,这是因为他的职业锚在起作用。埃德加·施恩在研究职业锚时将职业锚划分为如下类型:(1)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2)管理型职业锚;(3)创造型职业锚;(4)自主与独立型职业锚;(5)安全型职业锚。

  三是本人的职业兴趣。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还要考虑本人的职业兴趣,例如:喜欢旅行(适合于经常出差的职业);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合在华南工作);喜欢自己做出决定(应该自己做老板);喜欢住在中等城市;不想为大公司工作;喜欢穿休闲服装上班;不喜欢整天在桌子后面工作等等。另外,本人具有的职业技能也不能忽略,如果某人具有某项突出的技能,而这项技能可以为其带来收入,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就应当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做职业生涯规划时,还要把目光投向未来。研究清楚本人现在做的工作,十年后会怎么样?自己的职业在未来社会需要中,是增加还是减少。自己在未来的社会中的竞争优势,随着年龄的增加是不断加强还是逐渐削弱?在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中,哪些是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等等。综合考虑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后,才能够给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高校大力推进改革,从制度上扶持大学生职业规划实现

  首先,改革招生制度,优化培养计划,完善课程体系。允许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专业权利,条件许可的学校尽可能实施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学生不仅可以选专业,同时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形成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1.建立入校后选专业制度。我们的大学生高考后,填写志愿时,并未仔细考虑自己的性向、志趣,只要找到能录取的学校、科系,便草草地签下了自己的一生。这种方法省时省力,不用花费太多心神,在短时期内的效率很好。缺点是无法根据个人的能力、特性作长远的规划。这种以进入能录取自己的学校、科系为目标的自然发生法,能暂时解除烦恼,但是在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性向、能力、个性与就业条件等因素之下,将来所面对的职业风险就比较高。许多大学生进入二、三年级后,要求改专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国高校应大力推进由专业招生向学科大类招生转变,允许学生在了解学科建设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

  2.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满足学校和学生之间在学习资源上的供需矛盾。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提倡实施学分制,截止到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已经实行了学分制。但是,正如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必然伴随着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制度、办法以及各种各样可见和不可见的羁绊、阻力以及留恋之情的扬弃,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学分制或多或少还带有学年制的色彩,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学分制”的建立与完善将是一个逐步深化、演进的过程。

  “完全学分制”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完全学分制”的教学计划有很大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必要而且感兴趣的课程和专业,从教学内容看,它是为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做准备,也是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各个领域,以便结合自己的兴趣有重新选择职业的余地。这是学分制的精髓所在,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没有选修权的“学分制”不能认为是学分制。课程的选择权为学生再次选择专业提供了机会。

  二是承认学习主体的差异性。学生生源存在较大差异,学分制有利于因材施教,从而使课程考察具有变通性。对于所修课程考试不及格者,均可重修或另选另考,直到及格取得等值学分为止。这种允许受教育者在一定限度内根据自身的发展进行自我调整的做法,既体现了对学分的重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社会需要的才能。三是学制的弹性。本科标准学制为4年,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学习期限可放宽为3至6年,最长的可延期至8年。便于在职人员的学习,也便于有特殊情况必须中途休学或停学的学生的学习,有利于进一步继续高等教育。正是由于学分制使现行的高等教育制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使它能够成为辅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力手段。另外,笔者认为,实施学分制的关键在于师资。如若没有一定质量的师资,开不出足够多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学生基于职业设计构成所需必需学习某门课程,学校应该承认该学生在外校修得的该课程分数。

  其次,在导师指导下,建立学生自主选课制,加强引导和管理,不断修正和更新大学生的人生和职业发展目标。只有建立自主的选课制,才能真正保证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现。正是由于学分制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和自主权,给予学生较大自由度和激励,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与生俱来的不足:(1)计划性不能得到保障。其包括教学计划和学习计划两个方面。选修课学时较少,教学时间短,同时,教学内容和质量标准缺乏统一要求,导致即使是同一层次的学校间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术水平差别较大。有的教师还只把它当作一般性的“大课”来对待,投入的精力不够,因而使得教学计划的完整性、系统性不易保证。

  学生一方面对自己的职业性向没有透彻地分析,进而不能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所选课程大多是凭一时兴趣或探索性的,缺乏连续性;另一方面,学生对学科建设不是很了解,不能有计划地对某一专业课程进行系统学习,从而使得学习的计划性也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质量不容易保证。(2)容易形成“凑学分”现象。有的学生在选课、听课时,在求知的愿望外,也有出于好奇,或为了“轻松拿学分”,可能就易避难,导致“凑学分”现象。(3)约束性较小。学分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约束力很小,容易使学习组织松弛,学习过程全靠自觉,纪律无法保证。而且学生自由度大,容易导致缺乏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给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时势造英雄”,说明个人奋斗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而我国大学生一般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极少与社会接触,对社会的特点和需求了解甚少。另一方面,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诸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此状况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其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这些工作不可能完全依靠学生自己完成,他们极需学校和老师的帮助和指点。

  因此,在利用学分制这个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要给学生确立一个前进的目标,采取必要的手段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1)学分绩点制。学分是计算学生学习分量和成效的单位,是确定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为反映学生学习的整体质量情况,建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避免学生出现单纯追求学分的现象,采用学分绩点的办法,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获得各类竞赛获奖或表彰,学校可给予奖励加计学分,并以平均学分绩点作为评选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推荐升学和就业等的重要依据。(2)完善导师责任制。学生无论是在制定职业规划时,还是职业规划制定后,他对自己本身的特性、外界环境的机会和挑战以及该学科建设都不是很清楚,难免会有盲目性,这就需要校方组织专门的老师来指导学生。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专业方向,解答学生就业升学困惑。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制定、修改学习计划,确定所选专业的课程结构及需要补充学习的内容,在这里导师与学生是一种全方位的指导关系,导师对学生思想、科研、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事情都要挂在心上,及时给予指导,以保证学生的选课质量和知识结构的合理构成。

  最后,完善学籍管理制度,推动大学生创业机制的建立,有效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要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必须实行学习年限的弹性管理。一方面,学生要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需要到社会上了解自己职业锚所在以及市场需求。学校与社会之间始终存在落差,有些东西在学校里是永远学不到也了解不到的。比如方言,比如社交,比如“实战”能力的培养。另外,一部分品学兼优、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科技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生产力,具有创业的优势。当机遇降临时,“机不待我,时不予待”,学校可提供方便,在标准学业年限的基础上适当放宽某些刚性的规定。学生优先修满学分,可以提前毕业;若因创业或探索个人职业倾向耽误了时间,学校也允许滞后一段时间毕业,对大学生创业和继续学业两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当然,大学生创业更要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国家可建立一项大学生创业基金,对大学生依靠自身科技本领和管理才能创办的企业,实行优惠或无息贷款,并在一定时期内免征有关税收。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