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带一路”地方发展定位与山东对策
“一带一路”体现了我国更加主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是中国首次成功倡议的国际区域合作平台,是一个新的国际区域合作发展的“战略倡议”。虽然日前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只提到18个省份及部分城市,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各省都是“一带一路”重要的参与省份,都要对接“一带一路”规划。“一带一路”不是一条路和一条带,而是多条路和多条带的组合,最后形成一个贯穿大洋洲、亚洲、非洲和欧洲的经济网络。在当前陆海空综合交通体系条件下,贸易流、物流、人流、资金流沿着主要交通干线与核心城市展开,所有省份和城市都要在其中发挥作用。
山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都将发挥重要作用。这主要是基于山东具备较强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经济外向度,山东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在国内均位居前列,具备一定的国际和国内辐射力和影响力。山东在建设“一带一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关键是要找好突破点和抓手。
加快推进山东自贸区建设。从国际经验看,自贸区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全球制造业中心和贸易大国的发展需要。美国上世纪曾拥有200个左右的自由贸易区。因此中国今后绝不会仅限于四省自贸区建设,而是应该有更多的自贸区,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以与我国作为全球新的制造业中心、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的国际地位相匹配。以山东的经济发展来看,今后山东不仅要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而且应该“多点开花”,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地都具备建设自贸园区的条件,只是时机问题。山东应加快自贸园区方案与规划制定、完善与上报,不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体制机制平台的建设。与国内外其他区域及城市相比,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掣肘。下一步山东的发展,应以自贸区为突破口,加快新的体制机制平台的建设。在中韩自贸协议当中,明确提出山东威海与仁川要成为中韩自贸区的地方试验平台,而仁川是韩国最好的自由贸易港,但威海尚没有自由贸易区,因此双方的对接平台是不对等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在威海设立自由贸易区是发展的客观需要。
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与自主创新。中国目前有两个省份以自主品牌著称,一个是山东,一个是广东,这两个省份都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品牌集合与品牌集聚,例如山东的海尔、海信等众多知名品牌都享誉中外。但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我们的品牌在技术、创新、美誉度等方面仍存在巨大差距。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山东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品牌的技术含量与知名度,充分发挥知名品牌的带动作用,辐射和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发展。
不断提升对内开放水平。山东在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除了强调对外开放,还应该强化对内开放,实现省内、地市内的相互开放,消除地市之间的各种市场壁垒,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加强与国内各省份的交流与合作,破除省域之间的市场壁垒和市场保护,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进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加强人才的培养与交流。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发挥山东文化大省的优势,加快学术领域、文化领域的交流与沟通,加快海外留学生、海外人才的培养,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率先在“五通”建设中迈出第一步,不辜负山东“一带一路”交汇省份的区位优势。(作者 张建平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