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就《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答记者问

来源:解志愿时间:

为让大家更多的了解《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权威人士就《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答记者问,下面是问答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记者:“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作为《特别规定》的附录列示,这一形式改变将产生哪些影响?

答:一方面将《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上升为行政法规,作为《特别规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提升了其重要性,从法律意义上对企业行为进行规范,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依法执行;对女职工来说,保护她们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权益;同时规定了执法的主体,对于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与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考虑到《特别规定》的延续性,而《女职工劳动禁忌范围》更具有时效性,随着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生产环境的变化(用工制度、生产条件、科学技术水平的变化),《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

记者:与之前的有关规定相比,《特别规定》附录“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有哪些调整?

答:1) 这次修订的第一个主要调整是在《特别规定》中强调了用人单位在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中的法律责任,要求用人单位不仅要遵守《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还应当主动采取措施保护她们有健康权益,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并且主动采取措施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2)这次修订的第二个主要调整是在附录中减少了一般性限制,突出了特殊时期的劳动保护,尤其是增加了孕期保护的内容。

一般性限制由原来的5条改为3条,废除了“森林业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以及电力、电信行业的高处架线作业”等条款。 在孕期保护中则增加了异常气候条件、噪声、振动、密闭空间、高压室作业或者潜水作业等劳动禁忌。

3)第三个主要调整是保留了某些开放性的条款,如第三条第一项采用了“……等有毒物质”,所列举的有毒物质为前条例(88年)已经明确规定的、确定对女性有特殊健康影响的,但不是全包括,这20多年来,每年都有大量新化学物投入使用,在生产、使用、运输、销售等环节中是否对女性带来特殊的健康损害,相关研究不是很充分,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加以补充与更新。保留开放性条款体现了政府决策部门实事求是,讲求科学性、时效性,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

记者:此次附录“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确定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

答:修订原则主要强调,新时期的女职工劳动保护重点在于保护女职工免受特殊的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及职业相关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同时突出对她们的下一代身心健康的保护。因此重点在于保护女职工的特殊生理时期,减少一般时期的保护性劳动限制。

其主导思想是强调通过改善劳动环境、加强劳动保护、提高女职工自身素质来主动保护女职工的健康。

修订过程参照国内有关法律法规,如《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也参考国际社会的要求以及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并且充分考虑我国女职工的生理心理特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企业的用工模式与社会保障等情况。

记者:应该如何理解“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对女职工在经期、孕期、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

答:月经、怀孕、哺乳是女性特殊的生理时期和现象,加强女职工经期、孕期、哺乳期劳动保护有利于女性整体健康和和谐发展,有利于保护下一代的健康,维护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月经期间女性的末梢血液循环受影响、基础代谢降低,卵巢功能、子宫血液循环均会发生明显变化。女性表现为容易疲劳、腰酸背疼、腹痛、肢体怕冷等,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在经期进行适当的保护,有利于保护女性机体健康。

孕妇在工作场所接触某些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死胎、早产、自然流产率增高等危险,因此孕期是需要重点保护的时期,避免孕妇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是《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重要内容。

哺乳期的保护重点是避免产妇在工作环境接触到的职业危害因素通过各种途径使婴幼儿受到健康损害,尤其是一些有毒物质可以通过乳汁输送给乳儿,对乳儿造成健康损害。所以哺乳期妇女应当避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记者:女职工禁忌劳动的范围有一个保护和限制的关系问题,过犹不及。您认为《特别规定》在平衡女职工劳动保护与妇女就业的关系方面有哪些进步之处?

答:《特别规定》的修订历时四年多,《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是修订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保护女性健康与女性就业限制的关系问题。

从女性平等就业角度来讲,规定禁忌范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就业选择范围,同时也使企业用工过程中增加了女性的就业门槛,过度地限制势必会影响女性就业,对于女性全面和谐发展是不利的。

但是不保护或者保护过少也是不行的,在现代用工制度下,女职工面临的健康风险很大,因为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转轨时期,大批女职工就业于工作环境条件较差、工作制度不完善的非公企业,接触复杂的职业危害因素,加上女性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缺乏自我保护的知识与技能,对其自身及其子代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因此目前情况下规定女职工禁忌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此次修订本身就是一次促进女性健康与发展的大讨论,在保护女工健康与促进就业的关系之间找到了一个妥贴的平衡点,既达到了保护女性健康的要求,也在尊重与促进女性就业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强调妇女在享有相同就业机会的权利,也享有在工作条件中享有健康和安全保障,包括保障生育机能的权利。2000年修订的ILO保护生育公约(第183号公约)认为保护生育不成为就业歧视的原因,也提到了一个条件“属于对妇女和儿童有公认的或重大危险的工作”除外。

也就是说,女性不仅享有就业平等的权利,也享有健康安全的权利,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应当充分尊重女性自身的选择。作为企业在女性就业安置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工作岗位对女性健康(尤其是生育)带来的不良影响,避免职业危害因素对女性造成特殊的健康损害。

记者:据有关学者介绍,许多国家多是通过改善就业环境达到使男、女、残疾人都能就业。近年来,一些批准《妇女井下作业公约》(第45号公约)的国家已经声明退出。此次附录中第一项“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中包括“矿山井下作业”,这是如何考虑的?

答:改善就业环境、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是保护女职工健康的根本,政府与用人单位应当共同努力改善工作场所的环境与条件,为女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用人单位有责任把存在职业危害的工作岗位告知女职工,尊重女职工自身的就业选择;另外要加强女职工的职业卫生培训,让女职工主动辨识工作环境的职业危害因素,发现工作环境存在不安全或不健康因素时,能够主动要求雇主改善工作条件或更换工作岗位,减少危险。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女性素质的提高,工作制度更加人性化,人们的观念越来越开放,女性的就业限制也会逐步减少与消除,男女、残疾人都能平等享有就业机会与权利。

关于矿山井下作业,ILO(妇女)井下作业公约(第45号)(1935年)规定:任何妇女,不论其年龄如何,一概不得受雇从事矿山井下作业。但同时指出,国家法律或条例可规定下列人员不受限制:任管理职务,而非从事体力劳动的妇女;从事卫生及社会服务工作的妇女;学习期间被允许在矿山井下接受职业培训的妇女;偶然进入矿山井下,从事非体力劳动的任何其他妇女。

一些欧美国家工业化进程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工作环境条件相对较好,存在职业危害的岗位越来越少,女性受教育程度也较高,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长时间不断地更新,在充分尊重人权和民主方面有其进步性。有些公约(如ILO第45号公约)已经不起作用,退出是必然的。比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规定女性不应从事矿坑内作业,但女性自身愿意的除外。

我们采矿业正处于逐步规范进程中,大批小型煤矿、非煤矿山(以及各类矿山野外露天采矿、井下采矿、开凿隧道、修地铁、地下工程建筑等)存在多种影响健康和安全的因素,如作业环境条件差、重体力劳动、长时间不良体位,接触某些化学毒物等,对女性健康造成风险。

因此此次修订仍然保留“矿山井下作业”禁忌,我理解应该主要针对矿坑内、井下(地下)、重体力劳动的作业,而对管理岗位、非体力劳动、卫生与社会服务等并没有明确规定。

《安徽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最新

最新《安徽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有关问题解读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最新

广东女职工劳动保护25条最新规定

最新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全文

最新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全文最新

四川省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最新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