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守自盗观后感四篇
监守自盗观后感(一):
2011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监守自盗》向人们展示了这场金融危机,是谁在受益,受害的有事谁。我看完之后明白了很多,感觉值得一看。
影片导演查理斯福格森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影片收集了超多的素材,从冰岛危机说起到纽约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众多的政治经济学家,教授粉墨登场,以细致的数据与条件逻辑分析,深入的讨论了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原因,那一场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发成的背后原因。影片汇集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学家的分析和见解,展示了华尔街真实的面貌。在片中,我们看到而来华尔街的那些高管被描述为药物滥用者、心理障碍者、道德败坏者、赌徒、嫖客,心理学实验证明数钱使人兴奋的大脑部位和吸毒使人兴奋的大脑部位是一样的。
片中经济学家描述CDO,“以前购买房子需要抵押贷款,而此刻放款人不必担心借款人不能还款。”
在片中,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华尔街,美国从里根政府开始放开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政治游说者有游说国会放宽金融监管,监管两个字不时的出此刻影片中。华尔街的高管、国会游说者、政府官员、信用评级机构和各类别的经济学家结合在一齐,构成了一大庞大的利益集团。我们看到所谓的金融工程师们是入耳利用大众的短视、贪婪、脆弱等心理来进行大规模的投机活动,最后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看到了少了监管的自由经济、金融衍生品的泛滥、依靠于金融政治的政客们等等都使得这场磁带金融泡沫越吹越大,直至破灭。影片中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所谓的金融工程师的薪酬是其他工程师的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真正的工程师建设桥梁,金融工程师构筑他们的梦想,当这个梦想变成噩梦时,却由别人来买单。
可悲的是真正制造CDO的鬼魁祸首却担当了奥巴马政府官员,金融业背叛了社会,而真正的罪魁祸首去逍遥法外。
监守自盗观后感(二):
监守自盗观后感
监守自盗介绍了2008年经融危机的产生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后果,并对这些影响的构成原因做了具体分析。作为一个非经融专业的学生,只能在看完这部纪录片后谈谈一些浅显的观点。
影片以冰岛的经济问题开始,冰岛的政府引进了一些重工业工厂,开发其丰富的地热资源,也许这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却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从长远角度看,弊大于利。政府将本国最大的三家银行私有化,五年之内,这三家银行贷款了1200亿美元,但冰岛的经济总和约130亿美元。影片中有被采访者称报纸头条上会说百万富翁重金购买某公司,但不会写上这钱是从本国银行贷款的。当这巨大的经济泡沫破裂时,损失最大的不是银行,而是存款者,当镜头转到群众那里时,他们激动地控诉着银行不负职责的贷款,却让无辜者承担后果。
影片中有人说是美国政府和企业一同策划了这一场经济骗局,相互包庇。由于美国的利率持续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超多的人如果按严格的要求购买房屋的话,根本买不起房,鉴于如此,很多银行和金融机构想抓住这一个机会,因此透过降低贷款要求向不能买房的人贷款,因此便有超多的人纷纷向这些银行贷款,最终都住上了新房。高盛和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却将这样的贷款评级为AAA,吸引更多的人来贷款,造成超多的资金流出。这只是其中一例,随着更多的债券被评为3A等级,这个经济泡沫也越吹越大。此后,很多金融机构相互购买基金、借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金融共同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些贷款的人由于还款利率的持续提高和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既不能按时还清贷款,也不能抵押住房,所以很多金融机构不能从中再获得盈利,纷纷面临倒闭。而这些金融机构的倒闭意味着它们的金融衍生银行也将因还不起贷款而倒闭,并使下一个银行受到影响,这一环扣一环的次贷危机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最终使整个金融界都受到了影响。经融危机最终爆发了。
一个七十年代的债券交易员,因为家里有三个孩子,所以他需要在晚上打另外一份工,这样才能养活全家。但是十年后,他已经年薪几百万美元。这是由于他所从事的行业,到了八十年代,开始爆炸性地增长。与此构成比较的是,印度的一对夫妇同样有三个孩子,他们贷款买了一套质量不错的房子,并且房子的价格不高,但是付首付款时却变成了天价,妻子哭着说觉得对不起丈夫,若不是被她说服买了房子,就不会过上如此拮据的生活,更何况要供养三个孩子。虽然是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生活都在经历了经济危机后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只是,一个是受益者,一个是受害者。
不错,造成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是最大的受益者。一些经融机构的高管在短短几年间获益超过十亿美金,在公司倒闭前他们却能够保留这笔钱,甚至在经融危机后继续坐收渔利。例如美林公司CEO在2006至2007年间薪酬就有九千万,在搞跨公司后,公司董事会同意他辞职,并付给了他161亿的离职金。但是在美国某处的“帐篷城”却聚集着很多失业者,因为之前他们工作的工厂因为无法偿还贷款而倒闭了,他们没有办法还房贷和车贷,只能搭起一个小帐篷生活。这是让生活在社会食物链最底层的人承担了最主要的职责,正如影片中所说的那样“Thepoorestpaythemost”
但让人不解的是,奥巴马任命造就这一经济体系的人为经济复苏委员会的成员,即由导致这场灾难的人和机构来掌权,他们一边说着这一切不会重演,但他们仍投入超多的资金抵制重组,这让人不得不怀疑他们的动机。
总之,寒冬已经过去,只是期望人们在以后的投资中警醒一些,毕竟说到底若人们经受住华房豪车的诱惑不去借贷,也就不会有这场危机,可话说回来,又有谁能经受住诱惑呢?虽说寒冬已经过去,谁又能保证没有下一次寒冬?所以应时刻持续头脑清醒,合理投资,三思而后行,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有些东西,还是自己努力争取到的更有好处。“这一切都不会容易,但至少还有些东西,值得我们去奋斗。”
监守自盗观后感(三):
2001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监守自盗》(英文名称InsideJob2010)向人们揭示了这场金融危机究竟成就了谁,我看完之后明白了很多,感觉十分值得一看。影片的导演是查理斯?福格森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
影片搜集了相当丰富的素材,从冰岛经济危机说起,到纽约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众金融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粉墨登场,辅以细致的数据与条理逻辑分析,深入探讨那场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发生的背后原因,试图揭露金融危机的本质。影片汇集了来自亚洲、欧洲和美洲的专家的调查和见证,从金融界内部寻找原因,展示华尔街真实的面貌。在片中,我们看到了所谓的金融工程师们是如何利用大众的短视、贪婪、脆弱等心理来进行大规模的投机活动,最后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看到了去监管化的自由经济、金融衍生品的泛滥、依靠于金融政治的政客们等等都使得这场次贷金融泡沫越吹越大,直至破灭,而具有讽刺好处的是,那些拿着高薪搞乱全球经济的金融工程师,最后却都赚得盆满钵溢全身而退。
美国的这场金融海啸已过去两年多了,美国的经济也渐渐地在复苏之中,但这场金融海啸中的几个明显特征:通货膨胀、房价飞涨、贫富分化、金钱政治、权钱交易、金融高薪等等,为什么却让大洋彼岸的我们看着如此的似曾相识呢?我们就应从《监守自盗》中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如何引以为戒?如何避免重蹈别人的覆辙?这才是看完此片之后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影片带给人们怎样的启示?
网友叔之骑士日记这样总结:监守自盗??高级流氓的世界。
1、老百姓(人民)是最惨的最被玩弄的一方,一向且永远都是。
2、聪明人喜欢干的是既能享受又有风险但最终不必为之买单的事。
3、银行家都是无节操的混蛋。
4、没有权威,只有“造势”。
5、有时候,路的终点是迷宫。
6、成熟的态度是??没有立场,只有利益。
7、没有一个政府是真正“为民”的,只是说,他们的利益与前政府冲突,天下乌鸦一般黑。
8、大德不德,是以为德。我朝虽然千般不是,但是他们不会欺负自己的人民以获取利益。
9、当利益大到无法想象的时候,没人在乎它是不是真的了。
10、明知故犯和揣着明白装糊涂是聪明人的一大特点,曰之为:腹黑。
监守自盗观后感(四):
2008年起一场兴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地域上从美国迅速扩展到全球,产业领域上,从金融领域扩展到实体经济领域。这场危机重创了世界经济,时至这天,虽然危机已然过去,但其仍然拖累着世界经济,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展,危机的阴影远未散尽。而关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谁造成了这一切?危机的元凶为何?成为了许多人谈论的话题,许多人思考的问题。
而电影《监守自盗》便为我们认识这一问题,带给了一种思路和角度,能够看出主创人员在极强的职责感下,经过超多的努力才完成了作品,想透过作品向大家展示他们眼中的真相。
从影片中我感受到了一种人文精神,他们力图想人们展示真相的同时,期望为人们展示一种追求完美的价值观念。
在阐述这个问题前,我首先想说透过这次金融危机,我们能够验证一个问题或者是一个例证,一国霸权的区里,最终确系于金融领域的霸权,美国一国的金融问题引起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动荡,其势可见一斑。同时,经济全球化确已深入发展,若说上世纪20、30年代的大萧条动荡了仅是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那么在如今市场经济普遍存在的世界上,一场大的经济危机所伤害的确实是整个世界了。
而在这样的现实和背景下,我们完全能够这样认为,世界上有许多问题不再是限于某一个国度,它已经深入到各国之间,例如很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便具有了全球性的特点。虽然,不可否认,传统的国家间的冲突和合作依然重要,国家利益的角逐、权力的博弈仍然为各国所重视。但现今世界,这一切纷争与合作的目的,不应是也不再是为了少数人的欲望,而更多的事为了本国人民的福祉,为国民带给一种实现发展、实践价值、追求幸福的机会和环境,推而广之,一切都应是为实现人类的普遍发展和普遍幸福。
诚然现实很残酷,一国内部的利益划分和权力争夺、国家与国家之利益与权力的纷争、全球性问题的扩大,这一切让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悲观与消沉。但是历史是一个曲折中前进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也不就应是一个循环的死结,是的,循环必然存在,盛衰兴亡也必然存在,但前进发展也定然存在,历史不仅仅具有延续性,也具有变迁性。
在这种状况下鉴定人文精神,尊崇普遍的人类的自我关怀,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维护、追求和关切就显得弥足珍贵和尤为重要。
此刻回到电影中,主创者透过艺术的手段揭示了一些真相,他们揭示了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的真相,也揭示了世界金融危机的真相,其中不仅仅仅有对于美国国家、社会、民众的关怀和职责,也透出了对于人类的普遍思考。作为艺术的形式,不正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展现着人类应有的智慧。
影片中给我们展现了金融危机错综复杂的产生原因和构成机制、监管体制的松懈、法律的漏洞、金融结构体系的弊病,但归根结底,社会是人的社会,虽说人不能随心所欲,但是人创造了历史。确实体质、机制一经构成,就会相对古话,具有稳定性,同时成为了影响人的外部制约因素,但是这一切并不是牢不可破的。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的客观因素对人的行为具有制约和限制作用,但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意识行为的作用有时也难以估量。
在看完电影之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场危机是有企业高管、政府高官和某些学者共同造成的一场杯具和惨剧”,他们是体制的运行者,也是体制的监管者,甚至其中有体制的创立者,而最终的结果是,正如中文片名所言“监守自盗”。
在整个美国的金融体制中,企业高管、政府高官还有给他们充当顾问的一批学者,他们都很容易的成为了受益者,无论金融体系正常运行,还是金融泡沫破裂,而普通的民众只有在泡沫膨胀时,做着致富的梦,但是当泡沫破裂之时,受害的也只能是普通的投资者。
这样我想起我国的国企的状态,不管这些国企是盈利,还是亏损,甚至有时拿着国家的补贴,但他们体制内的人,无论高管,还是员工,都是高工资、高福利,侵吞、蚕食国有资产,只是略有不同的是我们的普通民众连做梦的机会都没有,而且很大的程度上,我们的问题确实出在体制上,但体制还是人定的,其变革也要靠人。
在美国的金融体系中企业高管与政府高管不断转换着主角,令人眼花缭乱,他们可能是高盛等的CEO,也有时是美国政府的财政部长、美联储的*,格林斯潘、保尔森、盖特纳他们以不同的身份出此刻公众面前,他们运行着金融体系,也监督着金融体系。我不明白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他们的监督会有效吗?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评级机构,它们胶着在一齐,构成一条完整而复杂的食物链,能保证不在哪一环上出问题吗?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些学者,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他们有扮演了怎样的主角?首先,我对大学教育和大学精神一向还是有些想法的,个性是最近是清华大学的百年华诞之际,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又个性多。我一向很向往传说中的西方大学的那种环境,学术自由、思想开放、精神独立,有很纯粹的学术气息。而中国大学经常被诟病的也就是高校行政化官僚化、学术名利化金钱化,但是有不能否认在中国的大学中也有不少向好的因素,也有很多追求“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人存在。但问题是,电影中让我们看到了外国高校的另一面,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这些以前听起来那么神圣的大学,但是就是这些大学里的著名经济学家们、经济学教授们,在他们为政府、为金融机构担任经济顾问时,出卖了学术的纯粹性,也出卖了社会,更出卖了自己的良知,他们用虚假的作伪的报告与评论,诱导着民众,为金融高层谋取着暴利,也为自己赚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当看到他们在镜头前的语无伦次、恼羞成怒,是那么的荒唐可笑,那些甚至不敢出境的人,更让人感到悲哀。他们是一流的经济学教授,其中不乏校长、院长,但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只要是人存在之所,我想便无绝对纯粹,中国如此
,西方亦如此吧。
就是上面这些人,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好戏,于是冰岛破产了,于是许多人失业了,从美国到全世界,于是许多人无家可归了,甚至有人走上了不归路??失去了生命……于是,整个世界陷入了一场危机,但他们不会思考其他人,华尔街的高管们、华盛顿的高官们、经济学院的教授们没有想着去承担他们的职责,依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华尔街的高管们依然拿着高薪,华盛顿的高官们依然在他们的位置上(即使奥巴立刻台之后,也没有发生本质变化),那些教授还是回去教他们的书,唯留下民众在命运中挣扎……他们丧失了信仰,他们的信仰就是金钱和欲望,他们心中没有了敬畏,没有敬畏的人是可怕的人。这一切给了人们一个杯具的结尾,虽然如今经济已然复苏,但是这些元凶首恶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制裁。
这让我想起了100年前,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屠场》里德那个经典场景“食品加工车间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腐烂了的猪肉,被搓上苏打粉去除酸臭味;毒死的老鼠被一同铲进香肠搅拌机;洗过手的水被配制成调料;工人们在肉上走来走去,随地吐痰,播下成亿的肺结核细菌……”那是怎样一个场景,与当下不同的只是一个是金融领域,一个是实体经济,一样的道德沦丧、良知泯灭。但那本书促进了美国的食品安全建设,那这部影片会促进金融监管加强吗?
由此想到当下中国的底线沦丧,在食品安全上退让,在社会公平上退让,在潜规则上退让,在贪污腐败问题上退让,在信任诚信上退让……那会无可退之时,该怎样办?
其实,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中国还是美国,我们存在差异,在文化理念上就存在差异,但是也有许多东西是相通的,此如硬币之两面,有异必有同。而在应对问题上,有陷于“恶”的泥潭中的,也必有向“善”的方向努力奋斗的。
我们能够看到在金融危机中,也有另一部分经济学家站出来针砭时弊,例如这不影片中便有,而这部影片的存在不也说明了这一点么?
根本上讲,人类之所以从中古走向现代,实现现代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秉持这一种人文精神,维护人的尊严,实现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实现人的普遍幸福,完善人的人格,这是一种现实的进取与向上,不是精神的虚无与简单的形而上。
我想,100年前美国人能够解决食品安全,如今必须也会解决金融监管,也许这个过程会很艰难,但是只要有人去做,我相信历史终将前进,而不是倒退。这对我们国家而言,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好处,他们能够解决问题,我们也能够,但首先我们要有人文精神,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精神上的现代化,理念上的现代化。我们要的不仅仅仅是“以人为本”的口号,而是真正理念上的深刻转变,实现真正的思想启蒙,承认人的价值,既张扬个性,有能够以规范纽带职责。
凡事就要有人去做,务必有人去执着于理想,而不是沦落于现实。近来看到一则关于清华百年校庆的消息,朱?基回母校,重新提到了想当年就任总理是的那句话“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何其慷慨!
想到电影中说“真正的工程师构建桥梁,金融工程师构建梦想”,我想这个世界上该有更多的构建真正梦想的人吧。影片结尾一句“Butsomethingsareworthfightingfor”,是的,这个世界有其他跟多的东西值得奋斗,不仅仅仅是金钱、名利。
当人文精神回归人心,我想无论资本主义,还是*都会迎来他们宣扬的完美社会和完美世界,因为“Thisworldisfineandworthfightingfor”??“这个世界如此完美,值得我们为之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