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来源:解志愿时间:
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知道稻盛和夫是听翟鸿?老师的视频,提到做人、做事、做企业,说到稻盛和夫的《活法》和他的两家五百强企业----京瓷和KDDI,如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依旧每年托钵修行。
而后找这本书一直没找到。再后来,一次财经频道请稻盛和夫做客经济论坛,是他第二次参加这个节目,也是我第二次听到和他有关的信息。电视上看到的他,谦逊有礼。提到了自己做人做事的哲理,以及如何挽救濒临倒闭的日航。当时不太明白,不确定他提到的那么简单的哲理,就可以挽救一家看似没救的企业,而且是他从未涉及过的行业。节目最后,老先生送给财经频道两个中文字‘至诚’,让人印象深刻。据说第一次作客财经,送的四个字是‘敬天爱人’。越发的,《活法》和他的作者在我的心里神秘起来,那本书里,究竟蕴藏着怎么样的人生哲理。
如今,第二遍读完这本书,像从未读过一样,只因为这些哲理和做人做事的方式,在现有浮躁的社会里太难看到。自己好似也被麻痹一般,屡屡忘记书中最简单至诚的道理。
坐在这里一行行码下自己的心得,秋日明媚的阳光正照着窗台的花花草草和床上的被褥。平静美好。我想,很多事,都不必太着急了,如同书中所说,精心过好今天即可,自能看到明天,精心过好明天,自能看得见未来。
敬天爱人----稻盛和夫在受邀后最常送人的四个字,敬畏上天、关爱众人。这四个字源自日本近代史的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其中西乡隆盛对中国王阳明的阳明学说有深刻的体会。王阳明是一个非常清正廉洁、清心寡欲的人,他常说:如果是位于人上施政的话,必须是那些不贪钱财,不求回报甚至能够舍却生命的人。阳明学的核心是‘致良知’,西乡隆盛主张学习阳明学应‘自得于心’,也就是‘知行合一’,如此,才能达到敬天爱人的境界。
阳明学归纳起来,就是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最喜欢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也像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最纯洁的良知,它像24小时工作的哨兵,随时侦测意念的动向。与人为善自不必说,即使是做尽坏事的人,其实他的心底也会有起码的良知。违背良知所以做错事,但不代表他就没有良知。为什么会违心做自认为不对的事,书中也有解释‘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也想圣经里对爱的定义,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赐,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害羞的事,便是良知指引不对的事。对己,要自律,物质上的匮乏终会过去,但精神上的不一样,会如影随形跟随自己一辈子,不必因为物质,而迷失自己该有的良知。对人,圣经上也有指引‘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书中对于做人的态度也有个清晰的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100-100)*热情(0-100)*能力(0-100)。一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没有热情也是万万不可的,所以有了能力,也必须爱上自己的事业。然而最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我觉得思维方式和一个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态度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这个方程式里,热情和能力都是零到一百的分值,唯有思维方式是付一百到一百的分值,三者又是相乘的关系。所以一个人的热情和能力即使再好,若是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也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则,你心中描绘怎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
道理简单,人们总喜欢复杂,而摒弃简单的真理。心有所想,你总会成为你想象中的那个人。勇于思考未来,基于现实不逃避,实现心中所想。
梦想很重要,要静下心来在心中勾勒,勾勒出它的轮廓、细节、背景、再为其描绘美丽的颜色,让它在头脑里行程清晰的印象,那么,你看到的东西就能做成。
‘你想要做某件事,产生这种愿望本身其实就是一个证据,证明你具备将这种愿望变为现实的潜在力量。人们不会去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不会产生超越自身素质的、不切实际的愿望。所以,如果你自己能够描绘成功的过程和情景,那么你的成功概率就极高。闭上眼睛想象成功的景象,如果它在你头脑里能形成清晰的、符合逻辑的印象,那么你就一定能成功,你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书中处处蕴含着做人做事的哲理,每段话都发人深省。核心思想就是,遇到要抉择的事情时,需要当机立断。当机立断的依据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再深层次的矛盾,个人、团体、政府、国家之间,看似复杂的矛盾,都可以回归到‘作为人,何谓正确’。
天堂秀这部电视剧里,苏绣界的师祖对天堂秀迷失海外而深表遗憾,但退后一步来看,天堂秀不论在那个国家,都不影响这个旷世之作的伟大,无论在哪里,人们看到它,自会啧啧称奇,它始终代表苏绣业,代表中国,代表世界,代表人类文化在某个领域的一次飞跃。所以,它在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
绕的有些远,《活法》这本书需要反复揣摩,仅仅看了两遍就写书评,难免太过仓促。我的格局和视野,还很难对这本书有个完整的概括,只是边边角角的说些自己的心得罢了。这本书,每一次看都会有新的启发,无论你是一个家庭主妇,一个工人,一个职员,一个学生,一个父亲,一个企业家,一个管理者,一个政客,一个医生,只要你是一个人,通读这本书,总会汲取到你当下最需要的。
-----2012.09.16
知道稻盛和夫是听翟鸿?老师的视频,提到做人、做事、做企业,说到稻盛和夫的《活法》和他的两家五百强企业----京瓷和KDDI,如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依旧每年托钵修行。
而后找这本书一直没找到。再后来,一次财经频道请稻盛和夫做客经济论坛,是他第二次参加这个节目,也是我第二次听到和他有关的信息。电视上看到的他,谦逊有礼。提到了自己做人做事的哲理,以及如何挽救濒临倒闭的日航。当时不太明白,不确定他提到的那么简单的哲理,就可以挽救一家看似没救的企业,而且是他从未涉及过的行业。节目最后,老先生送给财经频道两个中文字‘至诚’,让人印象深刻。据说第一次作客财经,送的四个字是‘敬天爱人’。越发的,《活法》和他的作者在我的心里神秘起来,那本书里,究竟蕴藏着怎么样的人生哲理。
如今,第二遍读完这本书,像从未读过一样,只因为这些哲理和做人做事的方式,在现有浮躁的社会里太难看到。自己好似也被麻痹一般,屡屡忘记书中最简单至诚的道理。
坐在这里一行行码下自己的心得,秋日明媚的阳光正照着窗台的花花草草和床上的被褥。平静美好。我想,很多事,都不必太着急了,如同书中所说,精心过好今天即可,自能看到明天,精心过好明天,自能看得见未来。
敬天爱人----稻盛和夫在受邀后最常送人的四个字,敬畏上天、关爱众人。这四个字源自日本近代史的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其中西乡隆盛对中国王阳明的阳明学说有深刻的体会。王阳明是一个非常清正廉洁、清心寡欲的人,他常说:如果是位于人上施政的话,必须是那些不贪钱财,不求回报甚至能够舍却生命的人。阳明学的核心是‘致良知’,西乡隆盛主张学习阳明学应‘自得于心’,也就是‘知行合一’,如此,才能达到敬天爱人的境界。
阳明学归纳起来,就是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最喜欢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也像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最纯洁的良知,它像24小时工作的哨兵,随时侦测意念的动向。与人为善自不必说,即使是做尽坏事的人,其实他的心底也会有起码的良知。违背良知所以做错事,但不代表他就没有良知。为什么会违心做自认为不对的事,书中也有解释‘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也想圣经里对爱的定义,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赐,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害羞的事,便是良知指引不对的事。对己,要自律,物质上的匮乏终会过去,但精神上的不一样,会如影随形跟随自己一辈子,不必因为物质,而迷失自己该有的良知。对人,圣经上也有指引‘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书中对于做人的态度也有个清晰的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100-100)*热情(0-100)*能力(0-100)。一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没有热情也是万万不可的,所以有了能力,也必须爱上自己的事业。然而最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我觉得思维方式和一个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态度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这个方程式里,热情和能力都是零到一百的分值,唯有思维方式是付一百到一百的分值,三者又是相乘的关系。所以一个人的热情和能力即使再好,若是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也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则,你心中描绘怎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
道理简单,人们总喜欢复杂,而摒弃简单的真理。心有所想,你总会成为你想象中的那个人。勇于思考未来,基于现实不逃避,实现心中所想。
梦想很重要,要静下心来在心中勾勒,勾勒出它的轮廓、细节、背景、再为其描绘美丽的颜色,让它在头脑里行程清晰的印象,那么,你看到的东西就能做成。
‘你想要做某件事,产生这种愿望本身其实就是一个证据,证明你具备将这种愿望变为现实的潜在力量。人们不会去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不会产生超越自身素质的、不切实际的愿望。所以,如果你自己能够描绘成功的过程和情景,那么你的成功概率就极高。闭上眼睛想象成功的景象,如果它在你头脑里能形成清晰的、符合逻辑的印象,那么你就一定能成功,你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书中处处蕴含着做人做事的哲理,每段话都发人深省。核心思想就是,遇到要抉择的事情时,需要当机立断。当机立断的依据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再深层次的矛盾,个人、团体、政府、国家之间,看似复杂的矛盾,都可以回归到‘作为人,何谓正确’。
天堂秀这部电视剧里,苏绣界的师祖对天堂秀迷失海外而深表遗憾,但退后一步来看,天堂秀不论在那个国家,都不影响这个旷世之作的伟大,无论在哪里,人们看到它,自会啧啧称奇,它始终代表苏绣业,代表中国,代表世界,代表人类文化在某个领域的一次飞跃。所以,它在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
绕的有些远,《活法》这本书需要反复揣摩,仅仅看了两遍就写书评,难免太过仓促。我的格局和视野,还很难对这本书有个完整的概括,只是边边角角的说些自己的心得罢了。这本书,每一次看都会有新的启发,无论你是一个家庭主妇,一个工人,一个职员,一个学生,一个父亲,一个企业家,一个管理者,一个政客,一个医生,只要你是一个人,通读这本书,总会汲取到你当下最需要的。
-----201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