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音乐鉴赏心得体会精选

来源:解志愿时间:

【1】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传统是一条长流不息的大河,它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传统音乐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他源远流长,缓缓流淌了几千年,流露出声音起伏回荡的美感;渗透着创作者的情感世界;洗涤着聆听者的心田;更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习惯和哲学理念……

一、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体系。

虽然我对中国传统音乐有着无以言传的热爱,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永远摸不透曲调背后的理论体系。我的理解也一定不像专业研究者对我们传统音乐所阐述的那样专业、准确,所以我也只能就自己有限的知识浅谈我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理解。

谈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体系,也许大多数人都会将其与西方音乐体系进行比较。当然,我也一样。西方古典音乐有理论,有规范,也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而中国传统音乐每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交易失传。此外,中国传统音乐多以线条为主,而西方音乐更讲究和声。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气息,而西方音乐更讲究节奏。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注重感觉,而西方音乐的创作更讲究理性。

中国传统音乐讲究伦理准则。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可见中国传统音乐与“礼”是分不开的。古人承认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艺术性,以“善”和“美”来评价音乐,崇尚平和中庸的审美标准。古人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雅乐,有“恶郑声之乱雅也”的偏见。中国传统音乐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将艺术形式的美放于第二位。对此,《乐记》中可以找到论断“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在老子《道德经》的“大音希声”的论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子认为最美好的音乐应该使人内心和谐平静,使人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精神上的升华。

中国传统音乐在思想上要求服从于一定伦理学和美学,音乐上强调“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以及“清浊、大小、长短、哀乐、刚柔”。从中国传统音乐的角度,古人把声音分为“人籁”、“地籁”和“天籁”。现在流行的天籁之音应该就出自这里。这种声音“听不闻其声,视不风其行,充满天地,苞裹六极”。

中国传统音乐虽然大多与政治相联系,但是就它的纯审美的要求来看,它有着相当稳固的一贯性。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要求大体可分为“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这二十四况。形象的说,它的美学要求很像中国的书法:在音乐的微观层次上,每个音的音头、音腹、音尾的细节处理都有轻重、刚柔、曲直、收放、方圆、缓急、浓淡、希密、虚实之分。这很像书法中的“用笔”:有中锋、侧锋、藏锋、出锋、方笔、圆笔、轻重、急除之分。大型乐曲的乐章或全曲的布局,就像书法中的整个作品的“章法”。

《乐记》从儒学的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本源:“凡间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用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可见,我国的传统音乐是我国人民生活的产物,西方音乐中的表现性并不一定比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性好,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造型性也不一定比西方音乐的造型性逊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有其局限性也有其优越性,只要我们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不断更新,一定会使我们的传统音乐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更站的住脚。

二、中国传统音乐的意境神韵。

与西方音乐相比,中国传统音乐重神,而西方音乐重形;中国传统音乐贵虚,而西方音乐贵实;中国传统音乐重视表现,而西方音乐重视造型;中国人重视艺术的意境,而西方人重视生活的表层;中国人讲究精神生活的满足,而西方人讲究物质生活的得失;中国人谈恋爱脉脉含情,而西方人谈恋爱直言不讳;中国人爱好中和含蓄,而西方人爱好过分夸张。中国传统音乐追求意境的高雅,重视形神、虚实、情理、气韵、文质等范畴。它体现一种虚的意境。音与音之间听起来似乎是不连贯的,但是实际上在音和音之间,它为听者留下了想象和体验的空间。它强调的是一种思想的内涵,而不是音效的强度。从这一方面也充分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包罗万象、胸襟广阔的精神追求。

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者在创作中,为表现意境神韵,往往将主观意志渗透到所要表现的客观事物之中。他们在演奏时已经投入地把自己变成了某个事物。使客观事物有了自己主观思想,靠心灵对自然进行直觉体验,体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国传统音乐在演奏时既肯定自然的山水,又不仅仅表现自然的水声;肯定鸟鸣和风声,又不仅仅模仿其声。它强调人对自然的内心体验,就像我国的书法艺术“字之于形式之外,所以致乎美之意境也”。在这一过程之中,创作者往往不分物我,把自己想象成物,或是让物变成自己,就像金圣叹所说:“人看花,花看人。人看花,人到花里去;花看人,花到人里来。”从而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

我想我国传统音乐的意境神韵应来自于“书画”的意境审美。与西方音乐不同的是,在听中国传统音乐时,你会勾勒出水墨山水画的写意,而听西方音乐时,你只会想到油画的写实。中国传统音乐的意境神韵也有境界之分,根据人与自然融合的程度分为:第一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第二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第一境界为最低境界,听到的只是客观事物;在第二境界中,客观事物开始被赋予了主观情感;达到第三境界时,便可以听到“山之灵气”达到“物我两忘”超凡脱俗。

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人们主张音之乐应以其意境之美为标准。人们认为最美好的音乐不是人为的创作出来的,而是大自然天地感化和陶冶的结果。为了追求一定的意境,古人喜欢置身于大自然中欣赏和演奏音乐:或松下、或清泉边、或泛舟江中、或隐逸山林,即便是在家中演奏聆听音乐,也大多选择在亭台、游廊、庭院……这些开放的空间。“独坐幽徨里,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林馆》)这种环境可以使音乐在周围的空气中散发开来。也可以把外部环境中自然界的风声、水声、鸟鸣声等“天籁之音”引入其中,使人的思绪飞回到自然,更好的融入其中的意境。中国传统音乐在意境的表现上,通过想“虚”“远”的手法营造出一种空灵的美感,通过虚远的延长变化,使曲音若断若续,若有若无,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使意境更显悠远朦胧与含蓄。

三、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宗教思想。

正如德国哲学家马克思所说:“没有一个伟大的纯洁的艺术是无宗教的,艺术愈宗教化,他就愈有艺术性。”中国的传统音乐融汇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华,在思想上追过“真、善、美”,在后期的发展中更体现了佛教的禅宗思想。

佛教的禅宗思想不仅在艺术的表现内容、方式等方面给中国传统音乐带来了新鲜元素,而且在创作思想、审美情趣等深层思想方面也很大的影响了中国传统音乐。神宗的“自性论”“顿悟论”等思想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观能动性。

神宗注重音乐创作中“心”的作用,要求“以心感物”。在这一方面中国传统音乐便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音乐所负载的内容上,而不像西方音乐那样更多地重视音乐本身。德国哲学家卡希尔曾说过:“认识自己乃是哲学家探讨的最高目标。”其实认识自我也是中国传统音乐以心感物的最高目标。“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我自用我法,法自我立”“失乐者,从于心者也。”认识自我,以自我感受的表现手法将这种体验通过音乐表现出来。“心即理也”不像西方音乐过度的注重音阶,音调,中国传统音乐追求“无法之法”,一切随性,自成曲调,人对音乐的主观性。对禅宗思想来说音乐只是人追求自我超脱的一种手段,在音乐的婉转回绝中人可以实现自我,达到精神自由。

中国传统音乐在思想上要求注重人的悟性。西方音乐强调听觉的表现与冲击而中国传统音乐则更多地注重人的思想的顿悟。禅宗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顿悟见性”禅宗中国传统音乐都要求反映自然,求真,求美,观宇宙之万物,感天地之灵气。所谓“悟道”与“顿悟”不是容易推理认识,而是人的主观的内在感悟。他通过曲调的绵延来传达一种思想,一种情绪,一种追求。他超脱了时间空间的界限。达到心灵的碰撞。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更可以说中国的传统音乐在思想的表现上吧禅宗的“顿悟”升华成为了听觉的领悟,所谓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非有妙语,难以领略。”

四、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情达意。

此音而东之,乃干戚羽麾,谓之乐。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行于声;声成文,谓之乐。中国传统音乐的美不在于“乐”而在于“情”。他的丰富的情感魅力可谓让人情不自禁地为之倾倒;一把琵琶就能传达出昭君彻夜难眠之忧态;一架古筝就能弹奏出“我太山之沉稳,汨汨溪水之灵动;一只古?就能吹出五千年朝代兴衰之幽思。

中国传统音乐注重“天人合一“的情感理念,强调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他是一种化抽象为具体的情感艺术,他不像西方音乐通过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构建音乐,而是通过人的情感起伏奏成曲乐的缓急绵延。我每每听到这古典的回响都会沉静,沉静再沉浸下来。静静的听,细细的品:如酒杯,充满一杯佳酿,盈盈入口,入心,入情;曲如白玉,如亲人,满载柔情,吻你、依你、抚慰你。这是多么深重的文化底蕴在绝致、纯净的声音中幽幽的透出一缕又一缕清香,恬淡、宁静与深邃,这浓烈的情思随着美妙的曲调一同散发出来,感染着人的每一根神经,“江上调玉琴,一弦一清新。冷冷七弦变,外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琴声之所以使江月更白,江水更深,并非是江月真的白了,江水真的深了,而是舞琴者以情贯之,听琴者以意达之的真实写照。

他不仅注重演奏者的感情投入,也注重聆听者的情意所达。对于这一点,我认为“高山流水”的典故是最好的证明《吕氏春秋》:“伯乐古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这不仅仅是知音难觅,更是知情难寻曾经听说优秀的演奏者在演奏的时候会让自己感觉他手中的琴简直就是身体的一部分。可是,当我在电视上看到古琴的四手齐弹时,演奏者的情感投入却让我有了正好相反的审美感受:人是琴的一部分才对!那时,古琴分明是一个活生生的,澎湃情感的生命,人的四只手,以及那些跳动的音符,这一切都是古琴本身酝酿已久的情感的宣泄。

中国传统音乐的感情表达是多样的。他既是有火一样热情的《兰花草》《信天游》,也有诙谐幽默的《夫妻》;既有“轻细小雅的江南细竹,也有“优美秀丽”的小曲;既有大红大绿,也有水墨白描;既有反映为生存权利而斗争的《二泉映月》《走西关》也有反映争取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梁祝》。

世界在变化,唯独内心我们传统音乐的感觉不会变。在昏黄的静谧雨夜,在晨曦清盈盈林中,在烈日当空的午后,当古典的音乐在耳边响起,我的思绪便会不自觉的追随古典音乐,任我怎样努力也不听我使唤。传统音乐中流露出的古典的美在情愫温暖着人的悲凉,滋润着漫漫的旅程。传统音乐从不言爱,却把爱字表达的淋漓尽致;传统音乐从不言愁,却让人品味到痛彻心扉的哀怨。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感悟人生,从星云流水般的乐曲中捕捉其他音乐无法领略的生命的深远与神秘石多么幸福的事。时光流转,我们不经意就走到了现在,聆听传统音乐的小桥流水,心底的旋律宗在不经意间响起又响起,中国传统音乐让我们躲开都市的喧嚣和红尘的虚荣,感受经过岁月沉淀所积淀下来的经典。真的希望更多的人在中国传统音乐的美中,顿悟忙忙碌碌背后的人生真谛。

【2】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每天我们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或喜或悲,或激扬或低沉,我们感受着音乐的种种,然而很多人都把音乐仅仅当做歌来听,而并不懂得音乐的内涵、魅力、作用。音乐不仅是简单的几首歌,几个曲子,它有着深刻的意蕴,它包含了很多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乐但却能起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锐。

首先,音乐能开发一个人的思维,启迪一个人智慧。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一句至理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一个人

的智力的开发有着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选择的就是用音乐,就因为音乐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心理感应,从而开发一个人的思维。记得

美国有一所中学每年都会培养一大批优秀学生,而且他他们的学生最后很多都成就斐然,有个记者去调查采访,当问及校长为何他可以

培养出这么多的人才时?校长笑道,“因为我们注意开发学生的思维。”原来在他的学校读书,如果想要毕业的话,不仅需要各门成绩都达标,还有一点额外的要求就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会一门乐器,这就是他们的秘诀,很简单,但是很科学,因为他们懂得开发学生的思维,也就是智力啊!音乐能让人变得敏锐,思维更加活跃,这对一个人的开拓创新的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美国心理学家劳舍尔曾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过一篇《音乐与空间作业的表现》的文章,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文章论证了听莫

扎特音乐能够促进人的空间技巧。劳舍尔说,他邀请大学生听音乐,然后对他们进行智商测试。某大学生在听了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后,在空间推理测试中的得分有明显的提高。比如,“与听放松指令和不听音乐时相比,听了音乐的大学生智商得分(IQ)提高了8或9分。”这一发现激起了公众对莫扎特音乐的热情,虽然一些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这就是后来被广泛传播的“莫扎特

效应”。

现实中,音乐对人的智慧的开发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前任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他的《音乐笔谈》一书中,谈到在接见香港汇丰银行

总经理时,总经理向他介绍汇丰银行招聘专业人才时,同时也招进一些音乐艺术人才,然后加以专业训练,结果这些人在同样工作岗位

上往往比本专业的人员还出色。他还谈到,爱尔兰是一个爱好音乐的国家,同时也是软件大国。

这就是音乐,一把开启人的智慧的钥匙!

其次,音乐能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雅正和谐的音声,对教化人心有莫大的功效。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音乐就像是千年积雪融化的雪水,干净无暇,纯洁无比,聆听音乐就仿佛沐浴在这纯净的冰水之中一样,它可以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陶冶。当你忘我的融入到音乐中时,就仿佛身处仙境一样,使自己变得完美,自己的境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我国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珍贵的先秦时期儒家音乐思想和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就很重视音乐的教化育人作用和道德影响力。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又说,学习“乐”可以陶冶内心,那末平易、正直、慈爱、体谅的心情,就蓬蓬勃勃地产生了……即曰:“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乐记》中对音乐能深刻感化人心,自然移风易俗也有论述,“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风移俗易,故先王著其教焉。”可见古人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音乐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返人道之正。”强调以美好和顺的音乐教育人民弃恶扬善,回归纯朴之道。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也指出:“声乐之入人也深,化人也速”肯定了音乐在人的品行、性格形成中的作用。佛教理论中特别强调听觉对人的影响,有“六根之中耳根最利”之说。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谈到:“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一代代的伟人都在用自己的领悟向大家阐述着音乐的魅力,音乐就像流了五千年的河,净化了一代一代人的心灵。

一首好歌,一曲好乐,可以从政治态度、伦理道德、思想品格和情操上等对人的素质产生影响。《义勇军进行曲》使人产生激昂斗志;《命运》使人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我的祖国》,使人热爱祖国之心油然而生;《走向*》,敦促人们快马加鞭追赶*的步伐……音乐欣赏的作用在于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并使人从中汲取激情和前进的动力。

而且音乐还能提高人的审美认知能力。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高尔基说过;“照人的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能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在音乐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审美的观念及其与别的艺术之间的关系。音乐审美对于西方文化来说,审美意义即主要是对美的事物的感性认识,而不是对真或善的事物的理性认识,这也就是音乐审美的功能。就像人们能接受小夜曲所赋予的思念,复调音乐创造的对话,奏鸣曲表达的矛盾、交响乐寓意的哲理一样,大多都是这种审美功能作用下的结果。音乐教育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能使人具有高尚情感和丰富内心世界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音乐艺术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多种形式对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挖掘和培养,从而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音乐教育只有在对真、善、美统一,知、情、意统一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才能发挥其特色鲜明的教育作用,才会实现其真正的艺术价值。这种价值的体现是指被塑造的人,能够成为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人,成为具有科学的审美观,能够辨别是非善恶的人,成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丰富的内心情感的人。所以音乐教育在完善人格、表现个性、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但是,这仅仅是停留于乐谱上的成果,仅仅是一度创作。演唱(奏)音乐作品的过程是二度创作。听者对音乐欣赏感受及领悟是三度创作。鉴于音乐艺术在表达方式上的特殊性,使它在“二度创作”和“三度作”的审美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音乐艺术既不能像文学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能像美术作品那样直接描绘生活,音乐艺术是宽泛的艺术,它不受视觉的限定,全凭听觉的感知去展开想象的膀,在美的立体空间中尽情地翱翔。它以乐音的律动为生命,或如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如九曲连环的黄河,或如一泻千里的长江。它运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它感动着人的心灵,让人感受着音乐的轻抚,唤起人们情感和强烈激情的巨能量。它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使人心驰神往、如醉如痴;使人的审美观得到了发展,使人增加爱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另外音乐在促进交流和表达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具有交流、传递“信息”的功能,然而,音乐的“信息”是怎样传达的呢?是传递音符的高低、音色的明暗、节奏的快慢,还是传递音响带给我们的联想?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音乐并不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说音乐是一种语言是因为它具有表达的功能,无论是表达感情、思想,还是文化,这种表达的功能是深深地扎根于产生某一特定音乐语言的社会和文化土壤之中的。离开了造就它的土壤,就如语言脱离了它的语境,失去了表达、被理解和交流的可能性。

就拿电影《还上钢琴师》来说吧!他是横跨七大洋的最伟大的音乐家,她战胜了爵士乐的创始人,他演奏着天籁般的音乐。主人公1900自己说过: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88个键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音乐的无限,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而你现在让我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我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那是上帝的键盘啊!他在键盘上表现着音乐的无限也是表现着他的无限,钢琴就像是他的一张嘴,讲述着他的内心,透过那一个个乐符,可以看见他那跳动的心。当他看到那个心爱的女孩时,带着淡淡的忧伤和欲说还休的无奈,他的一曲钢琴就像是一面镜子反应者他的一切。他用琴与其他人交流,用琴表达着他的思想,内心的感受。

高山和流水的故事更是完美的证明。高山流水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书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他们就是在用音乐来交流思想,用音乐来感受灵魂。音乐好似一张演讲者的嘴,表达着种种思想,与人交流着种种体会。

最后音乐能很好的放松一个人的身心。生活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每天最大的感受就是身心俱疲,于是休闲成为了很多人所追求的东西。音乐就像舒缓剂,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聆听一下,就仿佛清晨置身于广阔的森林里一样,全身从外到内渗透着新鲜的气息,人的神经即刻得到舒缓,身心得到放松。

最现实的就是现实,每天的长时间的学习,就会发现思维僵化,人也变得迟钝,这是停下手头的工作学习,来一段轻音乐,顿时会发现紧绷的神经,慢慢的放松了下来,人也变得更加睿智了。

很多人面对巨大的压力时会失眠。有人就会提建议,睡前听点音乐,无疑这是很有效果的,屡试不爽。究其原因,就是在压力面前人回变得紧张,神经就是紧的,音乐就像一双轻抚的手,给你按摩,把你的紧绷的思维慢慢的揉开,把你的血管软化,让新鲜的氧气运转在整个身体里,这样自然人就会安然入睡。

好的音乐,慢慢沉浸其中,你会发现,那样的音符,不是可以用耳朵就能接收,用嘴巴就能吟唱的。它是那样自然顺畅的流淌在你生命的脉动中,而且,听舒伯特的小夜曲,不论他的乐曲多么自然清新。最后都会由心底淡淡地散出一种美丽的悲哀。无论在何种心情之下,这具有魔力的魅音都会渐渐将你拉入忘却世间喧嚣的缥缈之境。犹如这手中茶杯上袅袅升起的清烟。视线和身体的重量都会逐渐变得迷离,却只有思想,仿佛卸下了包负。可以恣意翱翔。万物合一独我,亦是我为万物的轻盈。在这醒醒醉醉下,美丽的哀伤在心底沉淀、酝酿。好像是游走在梦幻与真实间的彷徨。渴求的是,能够永远停留在这音符止歇之前的缥缈中。哀伤的是,摘下耳机后,我还是要回去到,回去到那个喧嚣的真实的世界中去。做一个被世事所累最终湮灭于世事的红尘过客。如果平淡如风,倒宁愿平淡地吹拂在舒伯特恬静的音乐中,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不断奏鸣于人们的心中。即使历史风化在了虚空中,虚空上空却还可以飘荡着这跨越时空的永恒天籁。

音乐仿佛酷夏的一阵微风,一阵细雨,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让人变得舒畅,清爽,使人身心放松!

在这喧嚣的都市里,当你被生活的压力折磨的疲惫不堪时,放上几首乐曲,你会顿生脱离苦海如入仙境的欢欣,放下你周遭的现实,追随古人,你的内心如沐春光会变得明丽开朗起来。孔子闻韶乐,三月而不知肉味。音乐,只要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淙淙流水,幽涧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让我们手捧一杯清茶,聆听一首音乐,鉴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的意蕴,在音乐中得到心灵的成长!

学习音乐鉴赏心得体会最新

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读书心得体会大全

读书心得体会500字精选5篇

教师廉洁自律心得体会 教师廉洁心得体会

党员廉洁自律心得体会最新

干部廉洁自律心得体会精选

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心得体会最新

廉洁自律心得体会精选 廉洁自律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