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坚定服务宗旨坚守为公情怀心得体会

来源:解志愿时间:

浅谈坚定服务宗旨坚守为公情怀心得体会(1)

近日,湖南书记徐守盛明确强调:“只要我们真正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诉求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真心实意,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满怀深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就没有做不好的群众工作和信访工作,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和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有机统一,*在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就曾引用孟郊的《游子吟》讲述了“家”的重要性。他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而今从盛叔的“家书”里,我们更足以品出其浓浓的公仆情怀。

将“民”字挂在心头。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诉求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盛叔上述强调尽皆与“家”有关。在潇湘群众这个大家庭中,作为“家长”的盛叔自始至终都将民字挂在心头,让人充满暖意。其实,不管是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调研,或者芷江面对面听取群众信访诉求,亦或长沙会见马化腾一行,盛叔都强调重视民众利益,执政为民理念可见一斑。

把“民”字抓在手中。吼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民生改善既需挂在心头更应抓在手中。在会见马化腾一行时盛叔就亮明了态度,即“互联网+”最终要“+”在老百姓关心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上,要“+”进千家万户,真正为广大老百姓提供便利。再往前看,先前电视剧《花千骨》热播,有网友吐槽其存在着重播内容过多现象,盛叔就曾予以亲自回复,足以诠释出其对民众的重视。

让“民”字落在脚下。“为人民服务”并不是口号和标语,其必须落到具体行动中。作为湖南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徐守盛就曾多次强调要腿往基层迈、劲朝基层使、为基础解难题、抓项目促落实,其不顾劳苦深入市县考察调研就是最好的例证。也唯有将“民”字落在脚下,才能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把各项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让改革举措精准地落到基层所盼上和民心所向上。

其实,将“民”字挂在心头、抓在手中、落在脚下已成常态,翻阅“家书”也已成盛叔的经常性工作。徐守盛就曾表示,他自己经常阅批群众来信,包括处理大量的网上来信和留言,“每当听到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我感到由衷高兴、心里特别踏实。”如此这般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辅以“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理念,不仅是践行群众路线标杆,更是潇湘民众之幸。

家风似春耕,根基定一生。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份乡愁,也就是那一份浓厚的家国情怀。从个人到国家再到天下,“家”都是最重要的纽带,从“盛叔”的“家书”里我们就品出了其浓浓的公仆情怀。推而广之,这种公仆情怀不仅是湖湘大地跨越发展的营养土壤,更是湖南推进“四个全面”的强劲动力。从中我们可以感知湖南发展的新常态,也足以感受湖南发展的新未来。

浅谈坚定服务宗旨坚守为公情怀心得体会(2)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尤其需要我们重温革命历史,重温理论经典,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坚定执政为民的信念。

我们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新中国60多年的翻天巨变,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无可争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展开的不懈奋斗。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民”思想历来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对此,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有清醒认识。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意识,须臾不可偏离、一刻不能改变;要“吾日三省吾身”,看看自己的形象,查查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偏离了党章的要求,有没有损害人民利益。只有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才能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使我们赢得了亿万群众的支持与信任。但进入新世纪,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群众权力焦虑、利益敏感不断增加,我们党统筹协调群众工作的难度有所加大。同时,一些党员干部也缺失了联系群众的能力,疏离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甚至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官气十足、独断专行,总觉得“自己高明、别人不行”,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为此,重申、重叙、重塑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情感,显得尤为迫切。面对群众的批评和期盼,每一个党员和党员干部要有*《为人民服务》中强调的态度:“不怕”“不管”“只要”“改正”。要始终牢记,“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就一定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必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人民群众请教。但是,“身处于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市场经济时期的党员干部,极易多了份对世界纵横捭阖的视野,却少了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的能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都有所缺失。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只有同人民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才能杜绝官僚主义的潜滋暗长,涵养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只有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带着真情教育干部、带着亲情服务群众、带着激情干好工作,才能团结人民,凝聚民心,激发斗志。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重温历史、重温经典,旨在督促党员干部真诚地“照镜子、正衣冠”,真心地“洗洗澡、治治病”,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高昂的激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如此,全面小康必将成功,中国梦定然可期。

只有同人民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才能杜绝官僚主义的潜滋暗长,涵养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浅谈坚定服务宗旨坚守为公情怀心得体会(3)

一是“心系群众”。在尹中强的人生词典里,“群众”二字最重要,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砂石镇挂点指导学习实践活动,他先后12次到该镇,帮助煤陷区3000多户受损群众落实补助资金。他时常接济困难群众,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多年来,他直接帮助过的困难群众达200余人。这些平凡的“镜头”,虽称不上壮烈,但却体现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情系百姓,心忧民生,极大地丰富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宗旨内涵。

二是“公道正派”。俗话说得好:公道人情两是非,人情公道最难为。在亲情与原则的对抗面前,尹中强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2007年,其表妹以村干部的身份参加了乡镇公务员考试,笔试、面试、体检顺利过关。关键时刻,心细的尹中强发现表妹报考时的年龄已经超过2个月,于是大笔一挥,在审批表写上“不合格”。一时,全家炸开了锅。面对妻子的责骂,亲人的眼泪,尹中强却感到无怨无悔。表妹落选了,但组工干部公道正派、光明磊落的形象却实至名归,变得高大起来了。

三是“忘我工作”。不论在哪个岗位上,尹中强都是忘我工作,被百姓誉为“拼命三郎”。他分管基层党建工作期间,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乡镇、村组调研。一个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身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的尹中强先后去了8次。邵东县900多个村的村支书,60%他能叫出名字。尤其在担任邵东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以后,更是一心扑在活动上,平均日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半年累计休息时间还不足10天。在尹中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的影子,看到真正的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四是“清正廉洁”。“清如秋菊何妨瘦,廉似梅花不畏寒。”这句话放在尹中强身上,形象而贴切。据报道,尹中强是典型的“三不”干部,从不吹牛拍马,从不跑官要官,从不邀功请赏。他虽然在多个单位担任过主要领导,却廉洁自律,两袖清风??负责县社保站组建时,硬是将上级文件生效前提取的46万元管理费全额退回,没截留1分钱给站里买车和自用;担任县招商局局长多年,常常因公出差国内国外,但从没“顺便”带爱妻出去一次;把关全县200多个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从不接受一次请吃和娱乐……

爱民者,民爱之;亲民者,民亲之。尹中强的官虽然不大,但受百姓敬重和爱戴的程度却很高。虎年春节期间,因体力透支引发突发性脑梗死、昏迷12天后终于苏醒过来的尹中强,躺在医院的病房中一点也没有感到寂寞。人们一拨又一拨地赶来看望、慰问他,送上诚挚的祝福。病室内的每一天,都是鲜花簇簇,爱意浓浓。他们中有领导有同事,有亲戚有朋友,但更多的是尹中强曾经帮助过的困难群众,是他在农村里认识的普通百姓……做官做到这样的境界,不仅是党的骄傲,更是老百姓的福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期盼更多的党员干部特别是组工干部把尹中强同志当作一面镜子、一把尺子,心里想的永远是群众的冷暖,心里装的永远是百姓的疾苦,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尽意为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如此,“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才会赢得群众的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