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忧患意识的例子精选四篇
1篇
一百多年前,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写了这样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正走向天堂!用这段话形容现在的世界,再恰当不过了,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日益恶化,战火不断,这些列隐于阳光下的影子,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个词??忧患。
古人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在这方面日本无疑是值得学习的。日本处于地震多发带,几乎所有家庭都配备灾难应急包,震后许多学校的校舍便是避难场所,地震以后由校方组织统一行动,民众可以迅速撤离危险场所,普通人也精通紧急避险之道。正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危机意识与未雨绸缪的全局观造就了日本这个地震多发国应对灾难的能力。日本特大地震后,废墟上人们有秩序地离去,便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责任心是人类的保护墙,可有的人的这道墙却不坚固,轻轻一推就倒了,于是安全隐患就出现了。上海胶州路的那场大火,让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那让人心碎的校车事件,让多少个美丽童真的笑脸消失;还有那让国人震惊的动车追尾事件……这些事本来可以避免,如果你的责任心再强点儿。这个社会需要责任心,需要安全,如果连这都无法保证,那再华丽的繁荣也只不过是空中楼阁。如果不想让这成为隐患,就必须更加重视。
过度的欲望是毒药,它会让你无法自拔地爱上它,最终害人害己。这社会上的许多忧患就是因它而产生。回首过去几年,“瘦肉精、避孕药泥鳅、黑心馒头”这些骇人听闻的词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人们眼前。我依稀记得那些失去孩子的母亲的哭声,更记得那位制做黑心馒头的人说的话:“打死我也不吃。”我不知道为什么在利益面前有些人会变得如此渺小。我怀想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个国人同心协力共抗外敌,那个身先士卒,以一己之躯护万家幸福的年代。居安不思危而思利,必然导致社会腐败,矛盾突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千百年前的道理,如今却渐行渐远,这难道不值得每一个国人深思么?
万安
这是一篇规范的精练的议论性散文。文章能紧紧围绕“忧患”进行阐述,能将其与“经济形势”、“社会稳定”、“责任与欲望”等构筑成一定的逻辑关系,具有较强的思辨性,且在论述中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论述,比如日本地震、上海胶州路失火、动车追尾事件等等。此文很明显地高于那些泛泛而谈的作文,有思考和学习的价值。
2篇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新中国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多次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笔者认为,忧患意识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已经成为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骨子里一种内在的民族精神,分析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清醒地认识到新时期忧患意识价值,对于我们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顾名思义,忧患意识是对未来可能存在和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危险的忧虑思想和意识。
一、忧患意识的形成因素及类型
(一)忧患意识的形成因素
其一,“士”人的自我觉醒,是忧患意识产生的主体因素。忧患意识是殷未周初政治家们对人事作为的最初肯定的结果,也是对殷人宗教天命观作修正的产物。而新的天命观,认为“永保天命’’思想的产生,则是以“士”人,即站在时代前列的知识分子的觉醒为前提的。没有“士”人的自觉,就没有对人事作为与治乱成败关系的新认识,就不会引发体现人文精神的忧患意识。
其二,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忧患意识产生的内在动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得广厦千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充分体现了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强烈责任意识,抒发了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可以说,正因为有了这种忧国忧民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才绵延不断,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三,中国古代哲学辩证观,是忧患意识产生的思维基础。忧患意识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思想遗产,并不是哪一位先哲从他的头脑中猜想出来的,而是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建立在中国古代辩证观的思维基础上而产生的。有了辩证观,才有了真正的忧患意识。当然,古代忧患意识刚萌发之时,主要是基于对人事作为与吉凶成败之间内在关系之初步认识,但此时的忧患意识仍处于原初形
态。只有当先哲们运用辩证观观察和思考宇宙和人生的时候,忧患意识才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核和精髓。
(二)忧患意识的类型
从某种角度来说,忧患意识与人类进化历史的脚步相伴始终。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忧患意识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按照忧患意识所指向的对象分析,忧患意识可以分为对自然的忧患意识、对人自身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的忧患意识三种类型,这三者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历史规律性。
其一,对自然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最初源于人们对大自然不可抗拒力量的警觉。人类在其意识萌芽之初,便用刚刚清醒的意识创造力创造出“神灵”,与自身一起抗拒外界的压力。夏商时代,人们臣服于“上天”的意志,人间的一切事务,诸如农耕畜牧、建邦立国、杀伐征讨等,被当时的人们看作是在执行着“上苍”的意愿,都是在争取讨得“上天”这一至高主宰的欢心。这其中便蕴含着当时人们的一种忧患意识:要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不能惹怒“上苍”,而必须战战兢兢、循规蹈矩地四时奉祭,遇事老老实实地询神问卜,探求上苍的意志而后行。这样的忧患意识无疑具有浓重的迷信色彩,严重地阻碍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正是这样一种忧患意识,使当时的人们在规范自己的行为和道德,在探求“上苍”意志的同时,也摸索出一些客观世界的规律,进而推动着人类历史前进的巨轮。
其二,对人自身的忧患意识。随着社会发展,忧患意识逐渐成为人们对自身德行修养的追求,人们在借助自然界为自己提供物质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潜能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儒家圣人孔子谆谆教诲人们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强调礼义仁爱;诸子百家努力探讨人性善恶;爱国者屈原汨罗之滨九问苍天等,都是忧患意识的具体体现。凡此种种,都体现了中国人自从放弃对“上天”的顶礼膜拜后注重自身发展、追求自身道德修养、防微杜渐的深刻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一经确立,便深深地植入了中国文化,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传统,千百年来为无数的人们所保有。
其三,对社会和国家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最后体现为对天下兴衰和政权交替的忧虑。孟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非常精炼的语言概括,都是我们民族强调忧患意识的最好例证。可以这样说,总结历史经验和居安思危,是忧患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突出反映。
二、忧患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忧患意识具有普遍性,每个民族、每个时代都有忧患意识。但每个民族和时代的忧患意识又是现实的、具体的,是与爱国者的社会历史观、道德价值观、人生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一)古代忧患意识
1、忧患意识的起源??周朝初年
周朝初年,出现了“天道”、“天命”等观念,认为人间的祸福、寿夭、兴衰等,都取决于天帝旨意,惟有听命于天。之后,周公提出“以德配天”、“敬德”、“明德”的观念,发现了兴衰成败与当事者行为的密切关系,及当事者在行为上所应负的责任。这样一来,伴随以“敬德”、“明德’’的新天命观的形成,忧患意识开始萌芽和滋生。此阶段的忧患意识主要是对自然的忧患意识。
2、忧患意识的初步形成??先秦时期
随着“士”阶层的迅速发展和百家争鸣的出现,体现先秦时代精神的忧患意识逐渐形成。先秦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士’’阶层的迅速崛起促进
了文化的繁荣,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反复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各派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忧患意识。秦灭六国,建立了统一国家。从而,忧患意识逐渐成为古代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孔子的忧患意识超越了个人价值,而以群体价值为目标。他认为,个人的患难、贫困和屈辱,不值得忧虑,所以才有“仁者不忧”、“君子不忧不惧”的论断。著名思想家孟子从历史中举出若干从忧患和痛苦中磨练出来且有成就的人,概括出一句至理名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此阶段不再单纯是对自然的忧患意识,而是对人自身的忧患意识为主,辅之以对社会和国家的忧患意识。
3、忧患意识的演变??汉末魏晋南北朝
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建安时期除外),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割据、混战的状态,已经确立并且深入人心的精神支柱被残酷的现实轰然击倒的时代,一种失落家园的恐惧、痛苦、悲哀和焦虑折磨着文士的心灵,痛定思痛,终于从效忠天子和建功立业的醉梦中惊醒,对改善个人命运表现出强烈的渴求,在关于生命和自然的思考中,得到满足和释放,并进而促成对生命本身、对人类命运、对自然和宇宙本身、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关注和思考。这是一种新型的最具普遍而永恒的哲学意味的忧患意识,它比对王朝兴衰、仕途顺逆等现实功利的忧患,更有意义。这便是对人自身的忧患意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最主要特征。
4、忧患意识的发展??唐宋元明清
到了唐代,忧患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贞观君臣对“居安思危”思想的阐述和实践,是唐代繁盛时期发展儒家忧患意识的具体体现。唐太宗统治集团在贞观初年经常强调安不忘危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贞观政要》记唐太宗说:“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贵也。”贞观朝的大臣如魏征、岑文本等也一再劝谏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慎终,贞观君臣有着共同的忧患认识。
宋代,“忧患”直指“天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将此前的忧患意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新的忧患观。这种进退穷达皆忧天下的忧患观,体现了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进取精神。明清时期的清太宗、海瑞、康有为,从掌握所有人命运的天子到位高权重的大臣,无不心系天下,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句,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不断给后人以激励。
(二)近现代忧患意识
近现代以来,一大批忧虑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仁人志士不断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那些忧国忧民的思想至今闪烁着动人的光辉。从邹容“笔极犀利,文极沉痛”的《革命军》,到陈天华激昂慷慨的《警世钟》、《猛回头》、《狮子吼》,及至《绝命书》还在劝勉生者“去绝非行,共讲爱国”,将其忧患情致发挥到极致。面对外敌入侵和清王朝的腐败,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思索、呐喊、奔走,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忧患意识表现得更加充分、更加强烈,成为近现代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忧患意识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不屈不挠,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把《义勇军进行曲》确定为代国歌,国歌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提醒我们随时具备忧患意识。
(三)新时期的忧患意识
从*同志“决不能掉以轻心”,到*同志“务必增强忧患意识,务必居安思危”,再到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同志科学认识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领导人民全面推进*伟大事业,一脉相承。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居安思安则危,居安思危则安。新的领导人正确判断所处的历史方位,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于成功之时,居福安之境,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1、增强对自然的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们对大自然的忧患意识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全过程,即便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现象非常严重,表现在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蔓延、沙尘暴、雾霾天气、大气污染、水、海洋、固体废物、农田污染等方面,资源几近枯竭,原油仅够开发95年,天然气只能维持190年。因此,我们必须增强环境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增强对自身的忧患意识,不断加强学习和修养。一是不断加强学习,提高适应和改造自然以及改造社会的能力。二是不断加强修养,锻炼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关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3、增强对社会和国家的忧患意识。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国际形势,深刻汲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切不可掉以轻心;另一方面,要充分认清国内形势,我国正处于独特的社会转型期,矛盾错综复杂,潜在风险不小;市场经济还未发育成熟,经济全球化已经来临;工业化尚未完成,信息化浪潮已扑面而来;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差距扩大等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结构的均衡协调;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等。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驾驭国际国内复杂局势的能力,提高执政水平。
(四)国外的忧患意识
在日本,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举国一致的“忧患意识”,无论是政治家,还是老百姓,都经常说:“日本没有土地,没有资源,有的只是阳光和空气”,“日本人一天不拼命地干,第二天就没有饭吃”。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国民对本国国情了如指掌,因此都具有忧患意识。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给日本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并创造了今天的奇迹。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借鉴。
三、忧患意识的意义和作用
忧患意识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在现代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史的经验表明,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是发展顺利的时候,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能够为民族为国家指明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强化忧患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助于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
党的自身建设中,存在的“不适应”和“不符合”问题,要求增强执政忧患意识。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执政党的建设和管理,比没有执政的政党要艰难得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肯定党的建设成绩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可“忧”之处:一些党员信念动摇,信仰不坚定,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腐败案件影响恶劣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一个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长期执掌政权的唯一法定的执政党来说,风险和考验是可想而知的,如果缺乏忧患意识,任其滋长蔓延,就有可能使我们党在60多年
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毁于一旦,就难以摆脱黄炎培先生所说的“历史周期率”的怪圈,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为了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为了始终保持党的执政地位,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
(二)有助于政府不断提高防患能力
古今中外,历来有创业容易守业难之说。兴衰成败是常有的事情。初当政时,能励精图治,革故鼎新,而在取得成绩之后往往需要更加自觉地艰苦奋斗,防止奢靡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滋长。“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增强忧患意识,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辩证地、全面地看待成就与问题的关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挑战和风险,从而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勤勉地治国理政,不断巩固和发展*。“忧患”二字,有“忧”有“患”。对“患”要“忧”,但首先还是要“防”。增强忧患意识,最根本的是有助于提高防患能力,把国家治理得更好,真正做到固本强基,防患于未然。
(三)有助于增强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党在执政以后,最大的忧患来自于能否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苏联、东欧)相继丧失政权,教训是极为深刻的。这充分说明,人心向背决定政党兴衰和政权更替。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如果不注意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听任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侵蚀党的肌体,就会失去民心,甚至丧失政权。只有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时代已经赋予忧患意识新的内涵,但忧患意识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产生的巨大作用始终没有改变。
四、结语
历史是一面镜子,警醒我们要有忧患意识;现实是一种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深化改革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必须居安思危,记住历史,弘扬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努力建设*和谐社会更显得至关重要。
3篇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于佛道有一特点,即它的“入世”精神。基于此“入世”精神而抱有较为强烈的忧患意识。自孔子以来,儒家学者多对社会政治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儒家的这种“忧患意识”也许可以说是儒家不同于现代知识分子的一种对社会政治的中国士大夫特有的批判精神。它是由于儒家始终抱有的对天下国家一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而产生的。
孔子和孟子的“忧患意识”
孔子生活在“天下无道”的春秋时代,《说苑?建本篇》说:“公扈子曰:春秋,国之鉴也。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孔子对此“礼坏乐崩”的局面有着深刻的“忧患意识”,我们读《论语》,有多处讲到“忧”,其中“君子忧道不忧贫”可说是代表着孔子的精神。“道”是什么就是孔子行“仁道”的理想社会,其他富贵贫贱等等对孔子是无所谓的。
《论语?阳货》中有一段表现孔子“忧国忧民”的抱负:“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未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认为,假若有人用他治世,他?使周文王、武王之道在东方复兴。可见,孔子所考虑的问题是使“天下无道”的社会变成“天下有道”的社会。在《礼记?檀弓下》有一则孔子说“苛政猛于虎”的故事,这深刻地表现着他“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体现了孔子“仁民”的人道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苛政”的批判意识。孟子有句常为人们所称道的“名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种“忧患意识”正是因为他要“以天下为己任”,而批判那些“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诸侯君王。
我们读《孟子》也许能十分深切地感到中国士大夫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才能真正地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愧。我认为,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儒者特有的批判精神。有这种精神,就可以抵制和批判一切邪恶,甚至可以“大义灭亲”“弑父弑君”。周公不是为了国家百姓杀了他的亲兄弟吗管仲不是初助公子纠,后又相桓公,孔子还说他“如其仁,如其仁”吗当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说:那些残害“仁义”的君王之被杀只是杀了个“独夫”吧!
儒者有“居安思危”情怀,为天下忧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社会中,君王对社会政治无疑起着极大的作用,因此臣下能对君王有所规劝是非常重要的。《郭店楚简?鲁穆公问子思》一条: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而退之。成孙弋见,公曰:“向者吾问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成孙弋曰:“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
这段故事说明,子思认为能经常批评君王的臣子才是“忠臣”,成孙弋为此解释说:只有像子思这样的士君子敢于对君王提出批评意见,这正因为他们是不追求利禄和爵位的。
儒家的“忧患意识”虽说对“皇权”专制有一定的批判作用,但它毕竟不同于现代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这是因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之上的,不仅仅是对某个人的批判,而必须是根据理性对某种体制的缺陷的批判。面对今日中国之社会风气败坏、信仰缺失之现实,必须把儒家原有的具有一定程度批判精神的“忧患意识”加以提升并深化,而不能与非真理或半真理妥协,因此它应当是得到“自由”和“民主”保障的有独立精神的批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之中,儒家基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忧患意识”在我们给以新的诠释的情况下,?使我民族能够不断地反省,努力地进取,并使儒学得以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得以长盛不衰。编辑/王洪丽
专家简介
汤一介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哲学家,中华孔子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早期道教史》《新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定位》。
4篇
日前,笔者走访了一家前不久刚遭受火灾的制笔公司,见到该公司恢复生产时,大门上贴的一副对联很是意味深长:上联是“今日开张大愁”下联是“何时祝融再,顾”横批是“慎之又慎”细析之,,。“今日开张大愁”既讲了一个事实,又引人探究,特别令人惊奇的是“何时祝融再顾”以及画龙点睛的“慎,之又慎”这样的对联也许会给人。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但对时下凡开业皆讨口彩的“时尚”来说,它透着“亡羊补牢”的醒悟和更深一层的忧虑。老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任何一家企业,做好安全工作都是其中的头等大事。制笔行业由于易燃可燃物多,且集丙酮、丁脂、油漆等化学物品和烘房集于一体,防火安全就显得至关重要。遭遇了一次火劫,单位干部职工经受了火魔的“洗礼”因此从事故,教训中有了反省,有了可贵的忧患意识,从而对火魔“慎之又慎”,这样,才能够保证“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的古训,不再是一句空话。然而遗憾的是,能像这家制笔公司一样“亡羊”即“补牢”“吃堑”,就“长智”的,现实生活中实在是为数不多。有的发生
小火小灾根本就不当回事,不了了之;有的甚至于隐瞒灾情不报,蒙混过关,表面文章做的冠冕堂皇。究其根本原因,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一些企业尤其是企业的领导“都盼着娶媳妇而不准备发丧”在消防安全工作中顺其自,然,得过且过,虚于应付,缺乏“防范胜于救灾”的责任和忧患意识。现实中许多火灾是在未发生之前,祸根早已中下了,这除了客观隐患存在外,关键是人们没有防范的意识和措施,由此酿患成灾。卖碳翁“心忧碳贱愿天寒”这是,他身处困境争取生存的忧患意识所致;制笔公司“何时祝融再顾”的忧心,则是他们从“吃一堑”的巨大损失中深切体会出来的,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愿人们能从众多火灾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他人“吃堑”我“长智”未曾“亡羊”先“补,牢”树立“隐患显于明火”的忧患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强化防火主人翁责任感,对待防火工作“慎之又慎”唯。有如此,方能从“意识”这道源头彻底减少和堵死火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