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广普通话工作汇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我们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县语委的要求,结合自身工作职能,精心安排、全面部署,在全县党政机关干部中积极开展推普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效地适应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统一思想,增强推普工作的紧迫感
国家公务员讲普通话的水平高低,代表着一个地区?,我县共有1220名国家公务员,其中县直839人,乡镇381人。使他们能够讲普通话,是我们人事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把此项工作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确保落实到位。
二、发挥职能作用,在党政机关中推广使用普通话
我们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入手,多措并举,强力推行使用普通话。
(一)严格要求,将普通话做为全县机关公务用语。按县委县政府及上级的要求,全县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自觉使用普通话,特别是在召开会议、执法执纪、集体活动、窗口接待等方面必须讲普通话,并将此作为衡量工作人员能力水平的标准。同时在人事任免等工作中,我们将使用普通话做为其中一个重要的考察条件,对新任命的股级干部都要进行一次普通话测试,对未达到标准的进行强化培训,合格后方能任命上岗。有效地确保了全县股级干部都会使用普通话。今年以来,我们新任命的78名副股级以上干部都能规范的使用普通话。
(二)加大力度,扎实开展公务员普通话培训工作。为使机关公务员能够正确有使用标准普通话。我们组织全县公务员统一学习普通话。明确培训范围,出台了《XX县委组织部XX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公务员普通话培训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公务员必须接受统一的普通话培训,并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优化培训教学,为确保培训质量,确定县电大为定点培训学校,承担国家公务员普通话培训任务。选配了2名有普通话辅导员资格的优秀教师任教,采取了课内讲座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方式,集中三个月的时间,对县直单位的630名公务员进行了培训。同时为了帮助在乡镇工作的公务员能够及时的参加培训,我们本着方便、就近的原则,采取下乡授课和送知识上门的方式,组织教师利用双休日的时间,深入到乡镇政府为他们单独开班、当庭讲课,得到了他们的一致欢迎。今年以来,我们共举办公务员普通话培训班14期,其中下乡授课5期,参训人数累计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达823人,到10月底参训比例已达90%,目前正在举办培训班,预计到12月底应参训率达100%。加强督导考核,我们组织专人不定期对培训情况进行抽查,对不按规定派人参加参训的单位,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并且行文明确规定普通话培训考核合格率达不到100%的单位,在年终考核时,酌情扣减评优指标,对普通话培训不达标的公务员,年终考核时暂不确定考核等次,不许评优,并扣发年终一次性奖金。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公务员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的自觉性,保证了培训效果。严格培训测试,会同县语委办协助市语委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规范测试管理,保证准确的测试出参训人员普通话水平。今年以来,我县已有243名参训公务员通过了普通话测试,其中有104人达到二甲标准,93人达到二乙标准,46人达到了三甲标准。其余参训公务员将于12月底前全部参加下一批普通话测试。
(三)严把入口,将普通话做为公开招考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在招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中,把准确使用普通话做为面试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面试分值比重,由原来的占面试分值的5%提高到10%。两年以来,我们为街道办、县财政局、县计生局、自来水公司、畜牧局等单位招聘的145名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都达到三甲标准。
三、搞好协调配合,扎实作好推普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提全县人民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积极性,我们在开展第八届“推普周”工作中,会同县语委成员单位下发了《关于做好第八届“推普”宣传周工作的通知》,协助县语委组织了上街宣传活动,设置了宣传展牌,在县城主要街道配发宣传材料2000份,悬挂张贴标语口号26条;开展了一次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使用普通话抽查活动,检查县直单位6家,乡镇2个,纠正不使用普通话现象20人次,有效地规范了全县机关事业工作人员使用普通话的行为。
四、规范文字用语,做好机关内部的推普工作
作为县语委成员单位打铁还得自身硬。今年以来,我们率先组织本单位公务员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培训率达100%,有效地提高了全体人事工作人员的语言文化素质。行政文书中的语言文字达到了格式规范,语言简练、用字准确;组织、劳动执法文书达到了逻辑严谨、书写规范,用词得当。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完备、手续严格,总体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在机关对外服务科室和窗口,特别是劳动力交流大厅和社会保障服务大厅坚持用普通话服务,真正做到规范用语,保证了前来办事的群众达到了“一听就明白”的要求。
以上是我们在推普工作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些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使语言文字应用更好的适应我县经济发展要求,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