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公务员收入需理性

来源:解志愿时间:

审视公务员收入别总隔着“围城”

  5月,多名卸任村官在北京卸任大学生村官专场招聘会上。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指出,一些街乡等基层公务员工作很辛苦,过低的待遇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提高他们的待遇是合情合理的。(11月20日 《新京报》)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公务员收入、福利等就一直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一边是公务员们对工资不高的吐槽,一边是公众的谩骂指责,有人认为公务员是矫情,也有人认为灰色收入不菲。其实,正是由于存在隔阂,公众与公务员之间无法找到契合,最终导致了误解的产生。

  笔者也是一名基层公务员,就个人感觉而言,其实基层公务员的收入,并不会存在其他猫腻。目前,之所以公务员收入被“妖魔化”,就是因为公务员与普通公众之间隔着“围城”,双方对于收入的看法,均站在自身立场,很难发生交集。其实,如果双方能够打破沟通方面的藩篱,真正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体会、感受下,可能这种误会和隔阂就不会如此剧烈。

  在很多公众心目中,公务员都是高收入、高地位的职位,而且“隐性福利”较多。诚然,随着中央“打虎拍蝇”工作的不断深化,很多贪官都无处遁形,这也让很多人片面的认为,公务员都是“有事”的。其实,贪官虽然存在,但是就目前大部分公务员而言,并没有这样的权力。很多公务员,也在依赖于工资养家糊口,而且很多地方的公务员在“八项规定”出台前,也没有什么“隐性福利”可言。

  但是,正是某些贪官腐败丑闻被不断曝出后,在一些媒体的大肆渲染下,社会公众便对整个公务员群体产生了不良印象。但这种印象的背后,缺乏具有说服力的客观依据,只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臆断而已。当这种思维固化后,当公务员向公众倾诉自己的苦衷时,很多人也都认为公务员过于矫情,甚至以“不愿干就辞职”来反击。

  客观来说,很多公务员也并非在工作中无所事事,很多基层部门的工作强度很大。站在公众的角度,很多人都认为公务员就是“一张报纸”、“一杯茶”。孰不知,在公务员队伍中,并不都是如此现象。所以说,在双方隔着“围城”相互对话时,缺乏对方立场的情感宣泄,缺少了沟通和理解,陷入了一场博弈式的互掐战,习惯性的质疑和吐槽因此而成为常态。在互掐斗争的背后,只能是滋生毫无意义的误会和隔阂,让沟通的藩篱愈加牢固。

  越过“围城”,以对方的眼光来审视问题背后的症结,不要总是停留在“隔空喊话”的肤浅层面上。换位思考,相互沟通,才能让双方之间多份理解和信任,也才能真正形成融洽和谐的对话氛围。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