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后 公务出行如何保障
没有了公车,公务出行怎么办?《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鼓励公务出行利用公共交通服务。”
“坐公交车是不错的选择,费用低,交通便捷。”县教委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说。
平时出门开会,县人社局办公室负责人陈向多数选择坐公交车,偶尔赶时间也坐出租车,出差到外地则坐班车,现在有了公车补贴,他认为选择公共交通最合适。
“领导干部上班走路是常事,主要是走路低碳环保还能锻炼身体。”细心的市民张小平说,他经常看到一些领导,甚至是县领导走路上班。
一位爱好健身的公务员建议,大家出行可以遵循“3510”原则,即3公里内走路,5公里内坐公交车,10公里以上可以自己开车或坐班车。
《意见》要求,加强定向化保障车辆管理,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核定定向化保障公务用车的编制和标准,车辆配备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
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实行集中管理,逐步探索社会化监督的有效形式和具体办法。
县机关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地方取消专车后,如果不能组建小型车队保证主要领导用车,可以使用租赁公司的车,保证主要领导用车。
“领导到基层调研,一辆中巴车集中前往完全可以,现在一些调研本来就是如此安排的。”县机关事业局一位干部说。
“如果人数少,领导干部与老百姓一样自己开车、坐公交车甚至骑自行车出行,更能听到群众呼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县农委一位中层干部说。
“其实,有了车补,公务出行完全可以用私车,人多了可以打‘组合’,那样更方便快捷。”县妇联一位干部说。
公务出行将逐渐从“公车私用”演变成“私车公用”,这是一种保障公务出行的有效方法,也是一种更为便捷的出行方式。
“我们单位的车都是执法用车,一般不存在私用。现在公车改革政策出台,车身上喷有‘安全监察’几个大字,谁敢私用?”金鸡镇一司法人员说,除了公务事儿外,他们平时都是驾驶自己的车,有时候他们也开着自己的车去办除执法之外的公事。
“很多民众根本不知道哪些车是公车,哪些是私车,更不知道公车是否私用了,甚至有时把领导的私车也说成公车。”县城乡建委公务员张某说,现在公车改革,执法车有统一标识,领导干部也没有公车,老百姓也不会误解了。
“公车改革后,‘私车公用’可能是一个普遍现象。”县农委王某认为,以后各机关单位的停车区可能会出现更多私家小轿车、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等。
新闻链接:
车改试行区,公务用车如何保障?
为了保障政府部门正常公务用车的需要,杭州市设立了公车服务中心,公务员借用公车与坐出租车一样,有偿计价使用,计价方式完全市场化。公车服务中心有专职驾驶员61人,为车改单位提供出车服务1.5万台次,安全里程200余万公里。
杭州有关部门对车改前后财务开支进行比较发现,第一批车改单位公车开支比车改前下降32%,第二批车改单位下降30%,两年节约公务交通费用总计344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