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审批后医院涌入医保潮将难再现

来源:解志愿时间:

长期以来,医保在我国不仅是人们看病买药的重要保障制度,也是影响医院、药店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格制度。日前我国确定将在年底前全面取消医保两定资格审查,点燃不少医药机构经营者争取医保资格的热情。对此,人社部医疗保险司负责人昨日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时明确表示,根据新政,今后各地依法设立的各类医药机构,无论级别、类别和所有制性质,均可对照条件自愿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成为医保定点,社保行政部门不再进行前置审批。但该负责人补充表示,经办机构对于申请医保定点的机构要建立公开透明的评估机制,尤其是要探索通过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开展评估。业内担心,审批取消后,医院、药店仍然要面对第三方评估,这是否意味着相关部门仍对获取医保资格设障?

卸下审批“紧箍咒”

曾有专家用“紧箍咒”来形容医保审批之于医院、药店。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医保定点资格几乎是决定很多药店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但因审批难度大、时间长等成为稀缺资源,这也让不少连锁管理者头疼不已。随着我国简政放权改革逐步推进,业界也终于看到了医保审批放松甚至取消的曙光。今年10月,国务院决定取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医疗机构资格审查。

本月初,人社部印发《关于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我国所有统筹地区将于今年底前,全面取消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实施的定点医药机构资格审查项目,彻底打开了医药机构走向获得医保资格的大门,意味着定点医药机构确认由行政部门进行两定资格审查后再由经办机构签订定点服务协议的“两步走”转变为仅由经办机构与符合条件的医药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的“一步走”。

不过,《意见》中不起眼的一句“我国将同步完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药机构的协议管理”虽并未引发太多关注,却给第三方介入评估埋下了伏笔。

医保资格红利全面释放

实际上,医院、药店对高难度的医保审批环节又爱又恨,还是源于医保资格对于医药机构经营者来说,是一块难以割舍的招牌。有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即便各地对医保定点药店的经营范围严格限制,但在医保全覆盖的当下,获得医保资质则意味着锁定客流,提升销量。

具体来说,该专家表示,医保审批取消对于医院,尤其是民营医院来说,有着十分明确的利好,更多民营医院能走医保后,患者将在公立医院外获得更多选择,真正推动民营医院开展与公立医院的竞争,有效推进分级诊疗,“此外,新政另一大受惠者就是定点零售药店。能不能获得医保资格,是营业额能否提升的关键。医保定点资格审批取消之后,零售药房‘进保’变得更简单,零售市场销售也有望增加”。

取消审批不等于“零门槛”

然而,取消资格审批并不等于医保资格将能“零门槛”获取。此前,业内有担忧称,取消审批可能会成为一把“双刃剑”,因为实施后,医药机构获得医保资格将更容易,或将会令纳入医保的医药机构水平参差不齐。而人社部昨日的表态恰恰直面回应了他们的这种疑虑。那么,引入第三方评估是否又会让协议管理成为一种变相的“审批”呢?

“经办机构对于医药机构申请医保资格的评估,与原本的资格审查有着本质的不同,资格审查是单方面的行政行为,是由相关部门单方决定的,程序也是封闭的甚至是一次性完成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表示,协议管理是一种契约式管理,作为甲方的经办机构选择优秀的乙方成为医保机构,势必需要一定的机制评估,但这种评估是公开透明的,并不是故意再设置门槛,而这也意味着,业界此前预期的大规模医保申请潮可能不会如约而至。

对于引入第三方审批,业内表示,此前,医保定点资格审批专业性较强,行政部门闭门执行难免会带着偏心,公立医院以及大型品牌药店容易获得这一资格,但民营医院和小型药店,即使具备较好条件,获此资格也会很困难。而取消审批后,即使是评估,也是行政之手远离市场的技术性过程,每家医药机构都将获得更公平的竞争机会。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