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产假多少天,国家新规定产假假期多少天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的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那么江苏产假多少天2022年,国家新规定产假假期多少天,下面解志愿小编整理了相关政策内容。
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2022年2月10日印发《江苏省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延长产假天数。
符合政策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60天,达到158天,男方享受护理假15天。
推动实行父母育儿假制度,子女3周岁之前,夫妻双方每年分别享受10天的育儿假。
2022年2月10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江苏省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全文共计四部分,在第三部分“主要任务”的第13条中,提出延长产假60天,即产假达到158天,男方享受护理假15天,子女3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分别享受10天育儿假。现行《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第二十四条是这样规定的:
第二十四条 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在享受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延长婚假十天。
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不少于三十天,男方享受护理假不少于十五天。推动实行父母育儿假制度。产假、护理假和育儿假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前两款规定的假期视为出勤,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国家法定休假日不计入前两款规定的假期。
用人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给予其他优惠待遇。
附部分截图如下:
(四)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13.完善生育休假制度。严格落实产假、护理假、哺乳假等制度,保障生育妇女休假合法权益。符合政策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60天,达到158天,男方享受护理假15天。推动实行父母育儿假制度,子女3周岁之前,夫妻双方每年分别享受10天的育儿假。
江苏陪产假是几天
男方享有护理假15天
不仅仅是女方可以放假,江苏的男同胞一样有!男方的护理假延长了5天,一共可以休15天!
不管何时生,生一孩还是二孩,产假延长30天,加上法定的98天,共计128天。
产假新规定2022年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产假待遇
第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
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
第二,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
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第三,产假,领生育津贴
产假包括:98天30天(晚育)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领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但它的计算方法与公司在社保处的申报工资基数有关,所以实际中的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并不相等,所以有规定: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就高领取,简单说来就是:
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就OK,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
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
(一).江苏陪产假2022最新政策国家规定多少天,男职工陪产假工资计算
(二).2022年江苏产假最新规定,最新产假多少天怎么计算
(三).2021年江苏产假期间工资如何发放,江苏产假工资发放标准
(四).2021年江苏产假多少天,江苏产假国家新规定
(五).江苏产假国家规定2021,江苏产假多少天剖腹产及工资规定
(六).2021年江苏男性陪产假国家规定,江苏男性陪产假有多少天
(七).2021年江苏产假国家规定多少天,江苏二胎产假最新规定
(八).2019江苏产假工资标准规定及计算方法
(九).2019江苏二胎产假国家规定,江苏二胎产假天数
(十).江苏产假怎么放假,2019年江苏产假休假新规定
第四,哺乳假,六个半月按照工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工资按员工以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就OK,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
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