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最新四个转变专题研讨材料
四个转变专题研讨材料一
2月21,县委召开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精神研讨会,以研讨方式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把准发展定位,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发展优势,挖掘发展潜力,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加开阔的眼界、更加宽广的胸襟、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县委书记杨海林主持会议。县委副书记、县长马维忠,县政协*朵海生,县委副书记崔鲁辉,县委常委刘顺山、王心忠、马玉斓、郭树强出席。杨海林、马维忠分别作讲话。
马维忠在讲话中指出,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四个转变”理念,关键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把握内涵,以思想的统一来引导行动的自觉,把“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四个转变”理念落实到我们的实际行动上,提出符合实际的创造性举措。要大力弘扬开拓创新、争创一流、苦干实干的精神,牢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想,放活思路,大胆创新,精益求精,真抓实干,让“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四个转变”理念在我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马维忠强调,要按照省委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的要求,高度重视并按期完成环保督查问题的整改,持续推进巩固南山的绿化工作,扎实做好湟水河生态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彰显东部门户的生态形象。要按照县委提出的一产要稳、二产要优、三产要强的要求,狠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提升民和模式,扎实推进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要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字,推行一种绿色的生产方式。要理顺产业体系,突出一个新字,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要抓好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培育,支持发展符合新业态的民营企业。要按照省委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转变的要求,主动融入兰西经济区,研究国家的投融资体制、财税、扶贫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民和规划建设管理向城市体制转变,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完善优化城市框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抓好以贫困村建成美丽乡村、扶贫产业园建设、易地移民搬迁等民生工程为主的精准扶贫工作,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要以民族团结为抓手,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个转变专题研讨材料二
3月15日,由省委党校主办的《青海学习报》召集省垣部分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围绕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提出的“四个转变”进行专题交流和研讨。会上,省属部分高校、省环保厅及省委党校与会代表围绕“四个转变”提出的背景及地位、意义和内在关系,摆观点、讲道理,热烈讨论,相互交流,深化了大家对“四个转变”的认识。
大家认为,“四个转变”新思路是对青海省情和青海发展战略认识的进一步升华,是省委省政府治青理政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是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决策部署,它必将转化为指导和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实践。
大家认为,推进“四个转变”,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必须切实推进经济和生态在发展形态、发展定位和发展理论上的高度融合,立足省情着力制造稀缺、金融发力和服务跟进;必须把握青海多民族省情的新要求,进一步推进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必须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我省的生态、人文、区位和资源优势,找准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契合点,全面提升合作发展水平;必须以因地制宜的措施促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良性循环,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全面推动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资源化和现代化。
四个转变专题研讨材料三
4月6日至7日,海南州召开“四个转变”发展思路学习研讨会。会议邀请了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孙发平作“对‘四个转变’新思路的认识和体会”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对我州“四个转变”大调研活动的各项成果开展了专题研讨。
学习会上,孙发平从“四个转变”蕴含着丰富的战略思想;“四个转变”相互支撑、有机统一;“四个转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等方面,就“四个转变”新思路的认识和体会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
整场讲座生动形象、层次鲜明、通俗易懂,为参会领导干部深刻领会省委重大部署要求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同时,对广大领导干部进一步深刻理解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工作给予了帮助和指导。
通过聆听讲座,广大领导干部纷纷表示,孙副院长的讲课主题鲜明、内容翔实,对深刻领会省委发展战略,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自觉参与大讨论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更进取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学习了省委、省政府领导讲话精神。
州纪委、州委党校、州人社局、州财政局等23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围绕5大课题,结合各自调研课题,就如何加快形成我州落实“四个转变”体制机制和工作措施、推动各级党组织“两个责任”落实、推动“四个转变”提供坚实的民主政治组织保障和考核评体系建设,谈了调研情况、工作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发言主题鲜明、思路清晰、措施可行,为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四个转变”工作思路在海南落地落实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提供了动力。同时,进一步深化了“四个转变”新思路的认识、强化了“四个转变”理念。
会议要求,各部门单位要全面领会掌握“四个转变”发展思路及此次大调研活动对海南各项工作的重大意义;要将意见建议和工作措施及时吸收到具体工作中;要形成促进调研成果转化,确保“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及“四个转变”发展思路在海南落地生根。
四个转变专题研讨材料四
学习贯彻省委“四个转变”要求,牢固树立环境保护优先理念,必须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工作要到位,措施要有力,问题要解决,生态环境质量要改善,目标任务要完成,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做好绿色文章。
一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切实履行改善环境质量的责任,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督促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全力解决影响环境保护方面的生态破坏隐患,把环境保护优先的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中。二要建立完善环境污染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形成污染治理的合力。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环境治理的要求,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环境监管职能,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多管齐下全面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形成强大合力。三是铁腕治污,严格执法,全覆盖零容忍。强化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全面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四是坚持问题为导向,下大力气解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把问题当“镜子”,梳理问题清单和消耗值,真查真改、立行立改。坚持绿色发展,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生态环保重点工作,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细化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关注生态功能、生态屏障等重点问题。创新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大胆先行先试,按“十三五”规划新布局、新要求、新标准,搞好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度和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满意度。
四个转变专题研讨材料五
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提出“四个转变”,这是推动“四个扎扎实实”落地生根的关键之举,也是青海对接国家战略,借力使力的有利时机。“四个转变”理念既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更找准了我省当前发展的关键点,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对照省委“四个转变”的要求和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对全市2017年总体工作的要求,市发改委将进一步打开眼界、拓宽思路,从努力实现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的角度,坚持做强西宁,服务全省,强化省会城市的责任担当和中心城市的经济势能,带动效益,发挥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努力在发展上作贡献,全力培育“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新动能,为持续稳定建设“幸福西宁”奠定基础。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升级,建设全省生态文明先行区的示范基地。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转变的角度,坚定小财政办大民生的观念不动摇,使各族群众共建共享“幸福西宁”,打造展示青海精神高地内涵的城市窗口,在省内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建设全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示范基地。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转变的角度,积极共建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开放战略,把西宁市打造成开放型现代化中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对外开放高地。积极与南京市开展扶贫协作工作,聚焦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教育扶贫、人才支持,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好南京对口帮扶西宁的“及时雨”。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的角度,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集现代农业资本和技术,建成与都市功能定位相契合,融生产、生活、生态示范于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菜篮子”重要供给区、农畜产品加工物流园和城郊生态休闲庄园。
四个转变专题研讨材料六
王国生书记在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上提出的“四个转变”,是中央决策部署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青海落地生根的具体化、实践化。北区将围绕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目标,牢固树立“四观”,切实践行“四个转变”,全面建设“生态宜居北区”。
【筑牢“绿色”的生态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矢志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深入实施“治山造林、治水护河、治气护城”工程,重点推进精美街区、优美社区、净美村庄建设,守护好生态的本底,建设好实践的样本。
【筑牢“开放”的发展观】突出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格局和“兰?西”城市群体系建设。突出深化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把深化改革推向新水平。突出创新驱动,全面推进“双创”聚集区建设,打造创业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
【筑牢“协调”的产业观】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园区融合和产学研用融合,巩固传统工业优势,引导组织钢铁、冶金等传统工业技改创新,扶持壮大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商务、餐饮、旅游等产业,构建“多点支撑、多极发力”的产业格局。
【筑牢“和谐”的民生观】始终坚持有温度的发展,围绕百姓“衣食住行、生老病养”,以共建促共享,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普惠可及的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健全网格化社会服务模式,构建“平安北区”,营造“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