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过年的风俗有哪些,铜陵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来源:解志愿时间:

俗话说“进了腊月门,转眼便是年”

进了腊月

意味着春节的脚步进入倒计时阶段

意味着家里人要开始忙碌起来了

年货准备起来!

年底习俗统统走起来!

腊月里的天天见

这两天,小编被饺子、馒头、年糕刷了屏!

尤其是饺子,相信祁门朋友一定太熟悉了,立冬吃饺子,冬至吃饺子,现在腊月了,年夜饭一定要吃饺子!

还有那首关于过年习俗的顺口溜:“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这妥妥的都是老家习俗!

自己动手,体会年味!

那么腊月里我们吃些啥呢,都要进行哪些准备呢?过年应该是一个享受的慢过程,过年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体会到浓浓的年味。

杀年猪

在年前腊月进行的,杀年猪很讲究的,一般来说,要看日子,不能乱杀,乱杀年猪家里有可能不利顺。

腌腊肉

一到腊月,奶奶外婆就开始准备腌腊肉了,去市场选肉、调料、腌制、风干,每一样都是自己亲自动手来。

这样腌制出来的腊肉透明鲜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肥不腻口,瘦不塞牙。虽然现在到处都有卖,但小编最爱的还是自己家做出来的腊肉。

挂在阳台、屋檐下,或者弄堂里,路过的行人都要流口水,一直到除夕和春节团圆饭,这道腊肉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炸圆子

以前在大年二十九晚上,黄山人就要把年三十晚上的饭菜都准备好,尤其是圆子,要炸好备用。炸圆子做糯米饭的时候,特别忌讳小孩在边上乱讲话,这个时候,门口的红灯或者灯笼都应该挂上去了。

现在大街上,超市里的圆子越来越多,种类也多了荠菜圆子、挂面丸子、素菜圆子等等,但总少了一些过年时家人炸的圆子的味道。

蒸馒头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这首民谣道出了传统年俗。中国有句俗话:不蒸包子,要争气!过年蒸包子,也有争气的含义,另外象征来年的日子会蒸蒸日上。馒头是发面做的,蒸的时候会发起来, 所以也象征会发财,发家。

这些习俗不能丢

那么,腊月里除了准备以上,还要做些啥呢?一起来讲讲,对照这份清单,一项项打完勾,就到年三十了。

掸檐尘

在黄山,从腊月下旬起至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用长柄扫帚掸掉屋顶四角及墙上灰尘、蛛网,称“掸檐尘”。

掸檐尘是个隆重的事情,儿时是要一起帮忙的。老话曰“越掸越发”,在安徽话中,“尘”与“陈”谐音,所以也叫“掸陈”,寓意掸除“晦气”。同时,这一阶段,人们都要剪指甲、理发、洗澡、拆洗被褥、擦洗器皿,干干净净,辞旧迎新。

祭灶神

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 这天晚上,每家每户或祀灶神于堂,更多的是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上好鱼好肉、蛋饺、酒、果,十分丰富。

备年货

进入腊月,贤惠的妈妈们要开始购置起年货了,糖果、瓜子、开心果、水果以前都是过年必备的零食,现在买的东西比以前更高档,各种坚果、包装零食,应有尽有。

年前的一两个星期,黄山各大超市都会比往常拥挤太多,采购年货是过年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小编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听说要买年货,兴奋到流泪!因为可以一直吃,吃到春节。

添新衣

每到过年,黄山人都讲究穿新衣,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买新衣服。旧时讲究直接让裁缝做,全家上下,全身上下都是新的,也有送旧迎新的意思。这是小编小时候最为之兴奋的事了!

民间以红色象征吉祥,所以儿童大多穿着大红色衣服,年轻女性也满身红艳,连外婆也系着大红裙。所以,在新年来临之前,一定要准备好新衣服。走亲访友,把自己打扮得优雅一些,精神一些,一年到头精气神满满。

放高升

在铜陵,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放“开门炮”,放鞭炮也称“放高升”,非常形象,也十分讨喜,步步高升,全城在一片爆竹声中,送旧迎新。

所以,年前就要把烟花爆竹准备好。小孩子也喜欢买一些小鞭炮,捂着耳朵不敢放。躲躲闪闪,随着“蹦”的一声,欢笑声一片,满是童年的欢乐。

贴春联

春节期间,多数人家有贴春联、贴年画的习惯。不同的年画代表着不同的寓意,比如:贴在水缸上,象征年年有余(鱼);贴在米囤上,象征五谷丰登;客堂上悬挂福禄寿三星图,象征子孙满堂、长命富贵。

有些讲究的人家不喜欢买现成的,觉得少了一分味道,可以去街上,师傅现场手写春联,也会有懂书法的邻居大爷免费给写。

年夜饭

除夕之夜的一顿年夜饭,越来越被黄山人看重的。吃年夜饭也有许多讲究,对黄山人来说,饺子、肉圆、鱼是必不可少的。

肉圆象征团圆。这天吃的每一道菜,都有讨口彩的叫法,图个吉利。比如:一般不将鱼吃光,叫做年年有鱼(余)……

压岁钱

除夕晚上,家长有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所以每逢过节,要准备好压岁钱。以前用的铜钱,中有方孔,用红绳将钱币贯穿起来,放置在床脚,驱避邪恶。

铜陵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铜陵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

铜陵市本地春节习俗有哪些,铜陵市过年春节的习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