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来源:解志愿时间: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实大家都很好奇各个省份当地的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特色,小编整理了威海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威海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一、威海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

新石器时期东夷先民就在威海依山靠海繁衍生息,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习俗“大约朴鲁为多”“淳直”“仁厚”“尚质少文”。相传秦始皇曾于境内召文士登山颂德而“文教大兴”。由是,“人知教子”“世重耕读”,风俗丕变、“质有其文”。淳朴仁厚之古俗与“俗尚礼仪”之新风蔼然交融,成为境内民俗传统最突出的特色,传承千年。因所处自然地理环境和其他条件各不相同,在风尚习俗的某些方面,亦显示出多样性特点。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村、以渔业为主的沿海渔村,其生产、生活、禁忌和信仰习俗多有不同;而同为农村或山村,因生产行业、生产技艺之不同,风俗亦各有别。

历史上,威海地区民俗也因移民、航运、外出谋生等原因,不断与区域外相互交流。此为境内风尚习俗多样性的又一重要原因。如有些节日习俗,邻村之间往往明显不同,正是明清以来大量移民带来的各地不同民俗文化与境内习俗兼容并存的结果。宋代产生于江南的“妈祖”信仰,随元代海运的兴起传播到境内沿海;而清初以来延续300余年的闯关东,不但将威海习俗带到东北,也将东北风俗携回家乡。如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和人参的故事,在威海和东北同样广泛流传;农历正月十五到祖茔送灯、看灯碗水汽和灯花大小预卜当年旱涝丰歉等产生于东北长白山区的满族古俗,在当地早已失传,但在威海各地却得以保存。

近代,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威海民俗也随之不断演进。辛亥革命后,男人剪辫子,女人禁缠足,各种封建礼教逐渐废除,出现新的社会风尚。英国租借威海卫,把西方一些风俗传入境内。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政府成立后,不断破除封建陋习,树立新的社会风气。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中外交流的日益畅达,具有时代气息、兼容中西文化特色的民俗事象逐步增多。

境内世代沿袭的传统节日按农历确定,大多与二十四节气有关,俗称“阴历节”。

春节 俗称“过年”“过大年”。按历法,春节仅指农历正月初一,但民间习俗从初一到初三都叫“过年”,是境内最盛大隆重的节日。过年的准备工作,自腊月初八即开始;各项节庆活动,从除夕持续至正月十五。

除夕 也叫除日,腊月的最后一天,小尽为腊月二十九,大尽为腊月三十,不论大尽小尽,境内皆称“大年三十”,是年前最为忙碌的一天。早晨,家家食用高粱米、黍米、小米或玉米碴子加枣、栗等(富裕人家用大米,并加肉块)制作的“隔年饭”及用白菜、豆腐加干菜豆角、干眉豆角等制作的“隔年菜”,取“隔年发财”和“粮食高产”之意。唯荣成崖头以南吃烫面包子,崖头以北吃面条。饭后,洒扫庭除,开始挂家谱、摆放祖先神主牌位、祭器祭品,谓之“侍候神主”。庭院里还要供起写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的天地牌儿。同时,还要贴春联、年画、福字、窗花等。过年期间,除寝膳事务外,禁止其他劳务活动,有“年节三日不挑水、不扫舍”之说。故家家需挑满一缸水,备足三日柴。晚饭为饺子或面条,谓之“小元宝”“钱串子”。威海卫等地包辞岁饺子必用马齿苋,因又名福寿菜,取其吉祥之意。晚饭后,男人们要到祖茔请祖先回家过年,谓之“请神”。文登、荣成等地还要祭场院,谓之“打粮囤子”。除夕夜,俗称“初一黑夜”,家家秉烛团聚,通宵不眠,谓之“守岁”。午夜交年时分,于庭院中摆供品、焚香纸、放鞭炮,祭天地各神及祖先神灵,谓之“发纸”。然后全家人喝团圆酒,吃辞岁饺子。

20 世纪 40 年代,境内抗日根据地农村兴起除夕日敲锣打鼓为烈、军属送春联、挂光荣牌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各地节前举行军民联欢会,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等新风兴起,相沿至今。60年代中期,政府号召城乡居民过“革命化”春节,革除请神、祭神习俗,除夕守岁也不再通宵达旦,一般是吃了辞岁饺子、放了鞭炮便就寝。1984 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始,守岁渐被收看春节文艺晚会取代。除夕夜发纸、祭神等旧俗有所恢复,燃放鞭炮、烟花之风年胜一年。1995 年 10月 1 日起,威海市政府规定禁止在威海市市区内燃放烟花、爆竹。市区居民纷纷响应,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90 年代末起,城区居民合家到宾馆、饭店吃年夜饭的逐渐增多,渐成时尚。2004 年 11月 6 日,市政府发布《威海市区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指定时间、地点进行燃放,以利防止火灾和环保。市区部分居民和商家一般在节庆或开业时燃放鞭炮,以增加喜庆气氛。

正月初一 俗称“大年初一”。早晨开院门前,先在庭院放鞭炮。家中男女老少均换上过年的新衣服,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向未成年的晚辈发放“压岁钱”。早饭为水饺,包饺子时要将 8 枚硬币、8个红枣分别包在饺子里。吃到硬币越多,预兆当年发财越多;吃到红枣越多,预兆当年越走鸿运。过年期间要说吉利话,境内有“初一黑夜死个驴,不好也说好”的俗语。如饺子煮碎了要说“挣了”;因方言“蒜”与“散”同音,将蒜叫做“义和菜”;醋叫“忌讳”,在文登等地则演化为“吉和”。早饭后,依次到族中长辈家行叩头礼拜年,有宗祠的,族人还要齐集祠堂叩拜祖先,然后,邻里、朋友互相串门拜年,行拱手礼。辛亥革命后,拜年废除叩头礼,不论长辈、平辈、亲戚、朋友,见面互祝“过年好”“过年发财”,此俗相沿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家规定,春节放假 3 天。大年初一,境内机关、工厂多组织领导干部团拜,慰问老干部或坚持工作人员;农村则召开烈、军属,残废和复员退伍军人及老干部“新春茶话会”。20世纪 90 年代末起,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外出旅游过春节逐渐成为时尚。2000 年后,随着现代通信工具的使用,走门串户拜年的逐渐减少,亲朋好友之间互相打电话、发送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拜年的逐渐增多。

走亲戚 俗称“出门儿”,境内大多自正月初二开始。“出门儿”的顺序一般是“先走姥娘和姑、舅,丈人、丈母在后头”,乳山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之俗。20 世纪 50 年代起,多改为初二或初三先走丈人。“出门儿”所带礼品多为 8 ~ 12 个饽饽,外加 1 斤蛋糕或桃酥。80 年代起,“出门儿”礼品则以烟、酒、糕点和糖果为主,带饽饽的逐步减少。90 年代末起,“出门儿”的礼品逐渐转为营养品、保健品、高档副食品等。

送年 也叫“送神”。多在初三早晨,荣成则在初二夜里。届时人们燃放鞭炮,请下天地牌位与香纸一起烧掉,以示把年送走了。同时在伺候神主的供桌前烧香纸,送祖先神灵回阴宅。送年后,过年的各种禁忌解除,一切家务劳动等恢复正常。俗语有“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只在三两天儿”。20世纪 60 年代中期,送神习俗革除。但晚饭吃饺子的习俗沿袭至今。

小人儿节 初七为人日,俗称“小人儿节”“收小人儿”。境内素有以正月初一至初十天气阴晴预测全年粮食丰歉和人畜兴衰的说法,谓之“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马、六牛、七人、八谷、九籽、十成”(荣成为三猫、四盐,乳山为三猫、四鼠、五猪、六羊)。其中,人们尤为重视初七,认为此日天气晴好,小孩好养,一年不招灾病,故谓之“收小人儿”。晚饭多吃饺子,荣成崖头以北则吃面条,谓之“拴小孩儿”。至今,人们对此节仍较为重视。

办耍 为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初一下午,各村民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文艺表演便开始走街串巷演出,谓之“办耍”“耍光景”。“办耍”的项目很多,包括活报秧歌、篮子灯舞、龙舞、狮子舞、踩高跷、跑旱船、跑毛驴、打花棍、唱戏(京剧)等。“光景”不仅在自己村办,初二或初三起,方圆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各村之间还相互交流演出,谓之“串村”,通常持续至正月十七八结束,有的地方甚至耍到二月二。“光景队”不管走到哪个村庄,都会受到敲锣打鼓的欢迎和欢送。

20 世纪 40 年代末,“办耍”活动发展为村办剧团,春节期间各村相互交流演出,至 70 年代仍极为盛行。其后,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串村演大戏的逐步减少,但荣成的崖头、石岛等地仍坚持办“光景”,并组织一些体育比赛活动,以烘托节日气氛;环翠区、文登城区等地每年正月初一的街头大活报,至今仍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过十五”“灯节”。清康熙《威海卫志》载:城内居民正月十三日即“树松柏竹枝于门,或结成阁楼,设帘幕、灯联、灯匾、灯笼其上”“以趋人游赏”。境内,家家用玉米面、豆面和烀熟去皮的地瓜混合发酵后“蒸灯儿”,主要有“月灯”“生肖灯”“六畜灯”,还要蒸金鱼、蟾蜍、元宝等吉祥灯。月灯共 12 个,捏成碗口粗,三四寸高,状如粮食囤子,顶部中心捏一灯碗,用以添油点灯。代表几月的灯就在灯碗周围捏几个褶,五月、八月、九月是农业收获季节,蒸这几个月的灯时,要用白面捏一条“圣虫”(蟠龙)盘绕于灯碗边上,以祈五谷丰登。做生肖灯习称“蒸属”,按家庭成员属相每人一盏。晚饭后,在灯碗里添上豆油或花生油,插上捻上棉花的贝草棍做灯芯,集中一起点燃。家中孩童端着月灯、六畜灯和吉祥灯把家里家外各个角落都照一照,再分放于窗台、炕上、门砧、锅底、粮食囤子、鸡窝、畜栏、水缸等处,谓之“散灯儿”“分灯儿”。旧时,境内还有傍晚到祖茔、农田“送灯”的习俗。生肖灯点燃后不散,家人围坐一起观看,谁的灯燃烧旺,油尽灯花多,预示谁在新的一年里时运亨通,无灾无病。同时,人们还根据月灯出锅时灯碗干湿以及点燃后灯花大小预卜当年旱涝和五谷丰歉。此夜,民间文艺演出亦十分活跃,各村耍会敲锣打鼓沿街表演各种歌舞杂耍,自春节开始的“办耍”活动此夕再次推向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蒸灯习俗依旧,材料渐以小麦粉为多,而传统民间文艺表演活动逐渐减少,至60 年代后期几乎绝迹。80 年代起逐渐恢复,且增加了新内容。届时,城区举行大活报汇演,各乡镇、大村都出节目,延续至今;各县(市)举办元宵节灯展,除传统彩灯外,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制作大型彩灯,借助电气化、自动化现代科技手段,使彩灯更加绚丽多彩。

旧时,威海卫等地元宵节次日有“走百病”习俗。早饭后,人们走出家门,结伴前往庙宇拜谒。经过桥面时要往来数过,以走掉百病,保腰腿不疼、全年无灾病。此俗久已不行。民国以后,出嫁闺女此日走娘家渐成新俗,谓之“走十六”。

青龙节 二月初二为青龙节,境内俗称“二月二”或“龙抬头日”,儿歌有“二月二,小龙抬头一根棍儿”。人们“早起煎糕,助起蜇也”。家家户户用大红纸剪成龙、蝎子及剪刀等图案贴在门、窗、柜及鸡窝、猪圈墙等处,以驱虫祛灾。并在屋里屋外焚香、蒿、紫苏等,谓之“熏虫”;在房屋角落和庭院周围撒草木灰、放鞭炮、敲犁,以驱毒虫出宅,保人畜平安。还要净扫灶台,以除蚁患。农家用草木灰在庭院或场院划圈为囤,内划十字,外画梯子,谓“打囤”也叫“打灰囤”,预兆粮食丰收,并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之说。妇女炒爆儿(玉米花)、炒豆,用玉米花、格档棍(高粱杆)和剪成铜钱大的红布片相间穿成串儿,名曰“小龙尾”,挂在室内以“辟邪”,或挂在孩童身上意为“望子成龙”。有的也把“小龙尾”挂在鸡窝、猪窝、牲口棚等处,或拴在牲口笼头上,以祈牲畜平安。男人多于此日理发,称“剃龙头”。此日忌挑水,怕将线虫挑进家,在水缸里繁殖;忌搂草,怕将虫蛇带回家;忌动针线,怕戳伤龙眼。晚饭多为面条,谓之“龙须面”。但威海卫则忌食面条,怕触动龙须。自年节开始的一系列娱乐活动,至此日全部结束。农家开始农田劳作、扛活的长工开始到东家上工,学生也开始上学。故二月二又是旧时农村开工日和学生开学日。

20 世纪 60 年代后,除炒爆儿、炒豆、烙糕及吃龙须面外,其他习俗均废除。80 年代后,农村剪贴纸龙及熏虫等习俗逐渐恢复。

清明节 为农时节令,也是境内民间祭扫祖坟和踏青的日子。旧时,合族众辈备饭菜、鱼肉、酒水等供品和香纸到祖茔祭奠先人,并为祖坟除枯草,添新土,谓之“上坟”。祭毕合族同食祭余的酒食菜肴,谓之“祊社”。城乡居民家家蒸面燕,以迎燕子早归。是日,人们脱棉衣换夹衣,学校组织教师、学生集体踏青,妇女、儿童则聚于街头荡秋千、放风筝。20 世纪 40 年代后,上坟不摆供品,只烧香纸,废除合族共食俗。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学校师生,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各界人士于是日祭扫革命烈士陵园;请革命军人、英雄人物作报告等,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文化大革命”初期,在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破四旧”运动中,民间上坟、祭奠等习俗被禁止。80 年代初,上坟习俗逐步恢复。90 年代后期,随着城市公墓和部分农村“平安堂”(集中存放骨灰处)的设立,境内始现用鲜花祭奠先人的新风俗。90 年代末起,境内禁止在墓地烧香、烧纸,以保护环境、防止森林火灾。

2007 年 12 月 14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公布,将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 1 天。

谷雨节 为农事节气,时值境内谷、黍、玉米、高粱等春作物播种季节,农谚有“清明耕一半,谷雨种一半”。每至谷雨前后,鱼虾便洄游到境内近海,故有“谷雨百鱼上岸”之谚。沿海渔民视谷雨节为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以祈出海平安,归来鱼虾满舱。“文化大革命”期间,祭海习俗被禁,祭船、聚餐习俗仍行。20 世纪 80 年代后,谷雨祭祀活动复兴。

境内多温泉,民间俗称“汤”。俗传谷雨洗温泉澡可去百病,故汤泉周边地区的妇女多于此日结伴同浴,各汤谷雨三日只向妇女开放亦约定俗成。清章炳兰曾作《文登竹枝词》记此俗:“如意泉温赛五香,祛他百病胜仙方。大家女伴闲相约,谷雨同来七里汤。”至今,妇女谷雨洗温泉澡习俗犹存。

端午节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五月端午”,为境内较隆重的传统节日。早饭家家吃粽子和鸡蛋。是日,老少皆早起,儿童戴绣有避邪或吉祥图案的新肚兜,手脖、脚脖系上五色丝线,谓之“搿五线”,胸前戴用苘麻扎制染成黄、绿二色的小炊帚、小笤帚,意为驱五毒、保安康;青年男女则戴香囊,内装雄黄等中药及香料,以驱邪祛秽。日出之前,人们要带着手巾到野外禾苗和春草茂盛处“拉露水”,据说端午节用露水洗脸擦眼,一年不害眼病。“拉露”时还要顺便拔一把艾蒿和新麦,回家悬于门框上,采桃枝系布猴挂于街门檐前正中,意在驱灾辟邪。文登、乳山妇女还要头插藁本(俗称藁麦)枝叶,着盛装到庙宇观神像,称“端午耍庙”“串庙”。过五月端午挂在门上的艾蒿和新麦,境内俗称“艾子”(爱子),年内有婴儿出生的家庭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待新生儿过“三日”时,用“艾子”烧水洗澡,据说可保百病不生。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庙宇神像拆除,“耍端午”“串庙”之俗废。20 世纪 60 年代,农村儿童戴肚兜、搿五线的时有所见。80 年代后,拉露水、搿五线等习俗渐消,挂艾蒿、包粽子、吃鸡蛋之俗沿袭至今。

六月节 六月初六为“六月节”,俗称“六月六”。境内庆贺丰收的节日,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的大饽饽敬天,中午吃发面包子,有“六月六,看谷秀,碗大的包子一窠拉肉”之民谣。海边渔民认为此日是海蛰的生日,有“天上下个雨星,海里长个海蛰”之谚。荣成山区居民,视此日为山神的生日,要到山神庙祭祀。乳山除东南部的南黄、徐家等镇外,其他地方家家用新麦面蒸兔子、蟾蜍、刺猬形状的饽饽,表达多子多福的愿望。农家还于此日接回出嫁的闺女及女婿,盛情款待,谓之“尝新”。文登以六月初八为节。传说这天是秃尾巴李龙爷的诞辰日,家家蒸大饽饽为李龙爷过生日,此俗相沿至今。因是日多雨,俗称“雨节”。

乞巧节 七月初七为乞巧节,俗称“七月七”,也叫“七夕节”,是典型的女儿节。相传此夜牛郎织女天河相会,故近年又有人称之为中国的“情人节”。旧时,境内民间妇女供牛女图,于月圆之时在庭院穿针引线向织女“乞巧”,并捉蜘蛛扣碗下,天明看蛛网多则为“获巧”。是日,家家烙巧果,又称“烙小果儿”“烙花儿”,即将白面加油、鸡蛋、糖等发酵,并加食用颜料染成红、绿、黄等色,用木制的模子磕成莲子、桃子、花、鸟、鱼、兔、狮子、花篮、扇子等各种图形,慢火烙熟后用线穿起来,分给儿童,既可食用,亦可挂起来观赏。亲友、邻里间也互相馈赠。另烙火烧,中午食用;晚饭则吃饺子。荣成还有生“巧芽”的习俗,姑娘们于节前将绿豆、黄豆、高粱、小麦、玉米等五种杂粮用温水育芽,七月七早晨割下嫩芽(叫“巧菜”),用其做面汤(称“巧汤”)喝,叫作“吃巧菜,喝巧汤,姑娘做饭喷喷香”。据说吃过巧菜、喝过巧汤的姑娘,心灵手巧,做饭香甜可口,婚后会受到丈夫和婆婆的喜爱。20 世纪 60 年代后,乞巧习俗渐绝迹。但城乡居民七夕节烙火烧、食火烧之俗日盛,烙巧果在农村流行至今。

中元节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祭祀祖先神灵,故又叫“鬼节”“死人节”。旧时,家家设供桌,摆瓜果、点心等祭品,焚香纸祭祀祖先。境内沿海渔民多于此夜举行放海灯活动。将彩纸制做的各种小灯笼点燃,下面托一小木板放入海中,任其漂流,并向海中扔小饽饽,以飨葬身海中的亡魂。荣成石岛此仪式最隆重,放灯前要先请僧道诵经做法事。“文化大革命”初期,祭祖及放海灯习俗废,吃饺子、食瓜果改善生活成为此节的主要内容,并相沿至今。

中秋节 俗称“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与春节、端午节合为境内三大节日,且仅次于春节。清乾隆《威海卫志》载:是日,“士大夫家以月饼馈送,庭院设酒果对月饮之,名曰赏月”。受雇伙计、佃户多由东家犒赏一顿酒饭,名谓“请贱”。普通百姓家亦于庭院设香案,摆月饼、瓜果以“敬天”。有“八月十五月正圆,西瓜月饼敬老天”之谚。是日,住妈家的媳妇必须回婆家过节,出门在外者也尽量争取回家团聚,晚上全家人团聚饮宴,分食月饼,以示人月同圆。农家还有以此日天气情况预测来年元宵日阴晴的说法,谓“八月十五涝了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境内过中秋节极重人情往来。节前亲友多以贴上大红帖的月饼相互赠送,成家分居的晚辈要给长辈“送节”。未婚、新婚女婿尤重此礼,到岳父家送节除必备月饼外,还有糖、酒、点心等礼品。20世纪 50 年代后,中秋吃月饼、赏月之俗依旧, “敬天”的一些礼仪废除。80 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节送礼及互赠月饼之风日盛。90 年代末后,馈赠月饼的包装日益高档奢华。

重阳节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俗称“九重阳”。旧时,境内文人雅士多于此日相约登高、赏菊。因时值农田秋忙季节,农家百姓多无此闲情。过节的主要活动是蒸面糕,用黍米酿菊花酒。有“九月里,九重阳,黍米做酒菊花香”之民谣。20 世纪 40 年代后,此俗多不行,过节的主要内容只是改善一下生活,并以此日阴晴占卜年内降水情况。俗说“重阳不下(雨)盼十三,十三不下半冬干”。80 年代起,境内重阳登高习俗渐兴,并成为一项群众性的体育健身活动。1988 年 7 月,《山东省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将此日定为“老人节”,届时全市各地普遍开展敬老活动,如组织老年人体检、旅游、举办书画展等文体娱乐活动。 

寒衣节 十月初一为寒衣节,俗称“过月一”,或直呼为“十月初一”。此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合称三大冥节。时值立冬前后,天气渐冷,家家上坟祭祖、添土压纸,意为给死者添被加袄。旧时,十月初一也叫“辞工日”,因此时农活大多告歇,农村地主、店铺雇主多于此日辞退伙计、学徒。此后,白天日短、农田不作,农家多一日两餐,到来年二月二复为三顿饭。20 世纪 50 年代实行农业合作化后,冬季也要参加生产劳动,两餐习俗改为常年吃三顿饭。“文化大革命”初期,祭祖习俗被禁,但为祖坟添土、压纸的习俗沿续至今。

冬至节 为农事节气。是日,境内家家户户中午蒸馒头,称“蒸冬”,乳山谓“过冬不蒸,扬场无风”;晚饭吃饺子,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俗。此俗沿袭至今。

腊八节 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俗称“腊八日”。境内居民习惯于此日做糖醋蒜,名曰“腊八蒜”,以待春节时食用。早饭多食用米、豆、花生仁、栗、枣等八样粮果熬制的腊八粥,唯乳山为晚饭喝腊八粥。威海卫农家此日还要蒸饽饽、馇玉瓜菜。清乾隆《威海卫志》载:人们还于腊八日“取兔血和荞麦面,加雄黄、朱砂、茶叶煮熟为块,令幼儿食之,能解痘症。”此俗久已不传。腊八节后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打扫灰尘,有“过了腊八乱打扫”之俗语。农家多于此日先象征性地扫几下,然后再从腊八日到小年期间选一风和日暖的好天气,将屋里屋外彻底清扫一遍,各种家具器皿全部擦洗干净,除旧迎新,干干净净迎大年。此俗沿袭至今。

祭灶节 腊月二十三为祭灶节,俗称“过小年”,是祭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旧时,家家灶间东壁上都供着和年历印在一起的灶王神像,俗称“灶马老子”“灶马头儿”。相传此日灶王爷上天报告所在人家一年的善恶功过,民间谓之“上天告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保佑来年一家平安,是日傍晚的祭灶仪式十分隆重。文登、荣成等地祭灶前要先用白灰浆或泥浆水把灶台前脸粉刷一新,谓之给灶王爷“洗脸修面”。家家户户在灶前摆好供桌、供品,富裕人家祭灶用猪头、鸡、鸭、鱼、肉等;一般人家多用米饭、水饺、几碟小菜、一壶水酒,有的还放上一碗地瓜拌的酒糟。无论祭品多寡,都不可缺少糯米饼或黍米糕以及麦芽做的小糖瓜和红枣等甜粘食品。意在使灶王爷吃了嘴甜,上天只说好话;或者干脆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嘴。祭毕,取下旧“灶马”,连同纸剪的马及喂马的谷草一起烧掉。传说灶王爷上天后,于正月初一五更时回来,故人们多于除夕夜再换上新灶马。儿歌曰:“骑着马,拿着鞭,灶王老子上西天,再等七天回来过大年。”送灶后,家家抓紧置办年货,谓之“忙年”。年货必备鸡、鱼,意求“年年大吉”“连年有余”,蒸饽饽、做年糕,取谐音“年年高”。20 世纪 40 年代末起,祭灶习俗渐废,但“忙年”和吃甜粘食品之俗仍存。 

二、威海城市简介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地处北纬 36°41′~ 37°35′、东 经 121°11′~ 122° 42′。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3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 81 千米,总面积 5799.84 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 2607.28 平方千米(含文登区)。海岸线长978千米。辖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和乳山市。

【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为290.65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04.09万人,占70.2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86.56万人,占29.78%。男性人口为146.71万人,占50.47%;女性人口为143.95万人,占49.5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1.92。全市有家庭户119.11万户,集体户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275.89万人,集体户人口为14.76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3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49人减少0.17人。年底全市户籍人口为256.61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0.7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为1.54万人,出生率5.99‰;死亡人口为2.32万人,死亡率9.04‰;自然增长率为-3.05‰。

三、山东习俗的相关文章分享

泰安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济宁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潍坊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烟台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东营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枣庄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淄博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青岛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济南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山东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