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三点忧虑

来源:解志愿时间:

听了不少语文课,很为现今的课堂教学忧虑,有太多的教师淹没在没有生趣,没有意趣,没有情趣的课堂里浑然不觉。学生茫茫然地听着,没有喜悦,少有神会,这种学习方式与效果不能不让人心痛,时间长了,不要说学生,就连教师也如北宋黄山谷所谓“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一、语文课只传授知识,没有思想

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语修逻文、字词句段篇,好好的一篇文章像一头原本富有生气的牛一样被“庖丁”肢解得四分五裂,唯独找不到牛原本的样子,文章的学习也就失去了活力与生趣。有的老师讲《邓稼先》,一节课学生就是在研究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课文中找到具体的句子及事件来加以佐证,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有的老师讲说明文《假如人类也有尾巴》,一节课就是研究尾巴的作用,假如人类有尾巴会怎样,有了尾巴又会带来哪些弊端,把语文课上成了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科学课。唯独对于文章中那些简洁朴实的语言缺乏学习,缺乏感悟,失去了语文应有的本色。

如果只是传授知识,那语文课与历史课、政治课或是其它理科的课还有什么区别?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仍然有为数不少的老师因循守旧,不懂得语文教学的规律??重在学习语言:感悟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且多次使用“语言文字运用”一语,可是在我们的语文课上我们仍然找不到久违的语言文字的品味与感悟。

语文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早在20年前(1993年)就批评这种现象:我们过多地以对语言的分析、研究代替了组织学生对语言感悟、理解、积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才是语文学习的正途啊!我们为什么不抓住一些重点词语让学生仔细地品味揣摩一番,咂摸咂摸,删一删,改一改,换一换,调一调呢?发挥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有感情地多读一读,背一背呢?

有的老师看似在语文课上积极倡导所谓的“个性化阅读”、“赏析性阅读”,可是看看课上是怎样做的。以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为例,小说中有这样一段很精彩的描写??夏夜行船。教师不是让学生反复品读,设身处地想象景物之美,感受乡村田园风光的诗意,而是在学生读过一遍后教师就问学生:本段是运用了几种感官(或是感觉)来写的?请你说说具体的句子;然后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静有动,化静为动,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记在课本上。完全是为了应试而上课,语文教学就完全没有了魅力可言。学生根本没有沉浸在优美的语言文字里,没有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人感到颇为惋惜。

二、语文课没有生趣,缺乏情感,

不要说教师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吧,我们很少听到教师适时引用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基本上是教学用书上教材编者的观点的搬运??说着别人的话,用着别人的观点,多么可悲啊!

无法将课上到学生的心里去,没有情感,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学生学习就没有内驱力;在这样的语文课上,我们很少听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声音,即使读也全然没有生趣,没有意味,更不用说醉心阅读,投入地全情地朗读了。一切作品,作为教师,只有先悦己才能悦人,试想:倘若教师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又怎么能要求去感动别人呢?这样的课又怎能上到学生的心里去呢?

条分缕析,肢解课文,大卸八块,完全没有上到学生心里去,浅尝辄止,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水过地皮湿,给人的感觉往往如此。

听于漪老师的课,我们总会感到有潺潺的活水在课堂上流淌,这活水的“源头”是于漪老师深厚广博的学养;我们总会受到心灵的震颤,情感的感染,身心的陶冶,这种唤醒来自于教师内在的激情,来自于教师本真的情感体验。特级教师程翔如此,韩军如此,李卫东皆如此。

如果没有唤醒、鼓舞、激励,语文课的育人价值就淡了,人文性就淡了,语文就不能成其为语文了。

三、语文课没有广度,墨守成规

课堂的拓展延伸本来要打通课内与课外之间,文本学习与生活之间,认知世界与情感世界的联系,要让学生带着更高涨的情绪智慧在离开课堂的时候激发起更强烈的读书、学习、生活的愿望,可有的老师的课堂拓展基本就是摆设??为拓展而拓展,唯独不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而拓展。

课堂的拓展并不是只在学完课文以后,而是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当拓展时就要适时拓展。唐诗宋词元曲佳作名篇多矣,为什么在我们语文老师的课堂上却听不到一句?那些与教材内容、主题、写法相似的鲜活的事理多矣,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老师一点也拿不出来?那些极能深入人心震撼人心的名言警句多矣,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上极少听到?

原因很简单:语文教师平时不读书、不写作、不研究、不积累。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只有好学的先生才能教出好学的学生。”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学生自然也不读书、不写作、不研究、不积累。

这固然与社会处于转型期有关,可是静下心来思考,读点书,做点读书笔记真的就那么难么?我们经常自我解嘲地说:现在是娱乐至死的时代,许多人读的都是“文化快餐”,可是我们的案头都有的一本诸如《读者》、《意林》的小书,我们认真地读过吗?或是自己订阅的某种教学刊物,诸如《中语参》、《语文学习》、《山东教育》我们静下心来读过吗?

细细思考,课堂的干瘪无味不正是学生不喜欢我们的语文课,不买账,不领情的关键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改变现今语文课题的守旧积习,语文教师从当下就要快意读书、学习。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