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改变制约创新发展的高教短板

来源:解志愿时间:

前天,省委书记车俊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到,高等教育是制约我省创新发展的突出短板,必须下大决心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瞄准双一流目标实施好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和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增加省重点建设高校和学科的数量,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扎实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支持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追赶世界一流水平,支持重点高校的一批学科达到国内一流、争创世界一流,大力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在浙江办学,发挥好高校在创新驱动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这份报告让省部属高校代表团的党代表颇为激动。当晚,时报记者采访了几位来自高校的党代表,他们都以自己所在的高校工作为例谈了看法。

“我数了一下,在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及高等教育的篇幅是历年来最多的。”省党代表、浙江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龚建立第一次以党代表的身份参与会议,他不好意思地说,“我特意数了数,不包括标点符号,集中讲高等教育的总共176字,还不包括在其他方面涉及高教的内容。”促使他数字数的原因,是因为他听到其他党代表说,这个字数是前两次会议报告中提及高校内容的字数总和。

由此看出,我省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同时,这份热度与期望在记者采访省属高校党代表时,也被一再感染。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同一个意思:高等教育是制约我省创新发展的突出短板,那么,高校的创新发展就要走在前头,改革的步伐就要加快,一定要做好浙江创新发展中的排头兵。

主任记者张晶

既要有研究型高校

也要有应用型高校与职业技能型高校

“浙江发展的短板之一是科技创新,高等教育又是制约我省创新发展的突出短板。”龚建立在谈创新与高等教育发展时有了自己的理解。他说,我省的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内其他经济规模相当的省份相比,总体上来说数量不多、层次不算高,除了浙江大学,便没有了老百姓传统意义中所谓的全国重点大学。尽管多年来,省属各高校都在加快发展,但是,离高等教育强省仍有一定的距离。在他看来,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不仅仅要打造像浙江大学这样的一流高校,更要从体系优、水平高、创新强等方面来布局我省高等学校体系。体系优,也就是说高等教育体系既要有研究型高校,也要有应用型高校与职业技能型高校。各类高校结构优化合理,都要创一流、高水平,从而发挥好各类高校在创新驱动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龚建立认为,只有做好省内高校的优化布局和分类建设,并且形成合力,才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投入,突破高等教育发展的短板,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高水平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

树立争创“双一流”的雄心壮志以实践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力

省党代表、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金一斌告诉记者,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为浙江在“两个一百年”建设目标交会的关键节点上,标定了发展方位、发展方向、发展方略。作为高校,要找准方位,明确责任,勇于担当,在实现“两个高水平”的宏伟目标进程中,在建设六个“浙江”的生动实践中,从人才培养、智力支持、文化传承与弘扬、服务社会等方面多做贡献。要树立争创“双一流”的雄心壮志,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坚持创新、实干导向,把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成国家一流学科,把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发挥在创新强省、人才强省中,努力展现服务大局的新作为。

龚建立所在的浙江科技学院,在省属高校体系当中属于应用型高校,“我们这几年定位准确,努力追求国际化的特色,与德国30余所高校紧密合作,扎扎实实地在应用型高校中强化特色,也做出了一些名堂。比如,省教育厅的高校国际化综合水平评价,我校在全省硕博高校中排到前列。”

“高校的创新,最为重要的是人才培养上的创新。”龚建立说,“我们这几年在与德国高校合作的过程中发现,德国的应用型高校很注重实践能力,强调高校的科研、人才培养都以切合社会需求为导向,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深入到企业去完成技术攻坚,助力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这一点与这次省党代会报告中提到的产教融合发展是一致的。”专业老师需要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才可以来学校教学,“目前,我们的体系无法做到这点。但是,我们让老师去企业挂职,主动走进企业去对接,在帮企业解决问题的同时,也积累了很好的教学素材。”同时,在教学计划中,以实践为导向,增加学生的实践学分。

与时俱进整合校内资源用学科特色服务浙江经济

浙江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李金昌,也是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他说,高等教育创新并非要大动干戈,而是要通过整合校内资源,积极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主动为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支持,这是高校智库体制机制建设的创新。“我们学校对已有的科研院所进行了梳理,紧密结合我省八八战略,用财经特色优势学科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为了让大家能够浅显易懂地明白,李金昌很顺口地举了几个例子:“像我省正在打造的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中国金融研究院已经深度参与了部分规划编制等工作;我省正在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国政府管制研究院就可以从政府治理角度提供研究性政策支持;比如说我省三改一拆工作,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院就可以提供涉及土地资源规划的服务。”李金昌说:“除了这些相对比较成熟的研究院,浙江财经大学正准备针对于互联网发展方向,进一步整合数据科学学院和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优势,构建财经大数据中心,着力开展政府与企业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应用。”如何进一步增强研究院的研究力量?李金昌透露:“学校正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加大力度吸引海内外大咖加盟浙江财经大学,同时鼓励现有教师通过再学习提升自我。”

在高校与我省创新工作的对接上,浙江工商大学与浙江财经大学有着相似之处。金一斌认为,浙江工商大学的商科背景很强,接下去要把统计学、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等学科建成国内领先,若干学科进入国际一流。他说,浙江工商大学将在五个方面着手服务浙江经济:其一,围绕“富强浙江”,建设“商贸流通创新”国家级智库、“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国际合作基地、“智慧商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浙商研究院”智库,打造全球浙商交流平台;建设浙江金融改革发展研究院,服务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等战略。其二,围绕“法治浙江”,打造“法治浙江研究院”等高端智库,服务平安中国示范区建设,为推进治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其三,围绕“文化浙江”,建设全国互联网文化产业研究院等智库,为浙江文化万亿级产业、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等提供咨询服务。其四,围绕“美丽浙江”,建设“现代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废物资源化及环保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旅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服务“两山”战略,为建设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美丽浙江做贡献。其五,围绕“数据强省”“云上浙江”,建设“大数据分析及商务统计”智库、“大数据智能服务”省重点实验室,为政府监管与决策提供数字化工具和科学依据。

重视学生这支创新的主力军分层分类培养创新型人才

作为学校来说,创新的动力不仅仅只有高学历的老师,其实从数量与潜力上来说,学生更是一支不容忽视的主力军。

“连续13年,浙江财经大学省内高考录取综合投档线仅次于浙大,位列省属高校前茅。”说起学生,李金昌有些动情。“这些高分考生到了我们学校,我们扪心自问,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挖掘他们的潜力?”为此,学校一方面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大通识教育与第二、第三课堂的学分比重。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启发性、讨论式和研究式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变灌输式教育,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维模式。“此外,学校积极开展分层分类培养,对于适合深造、有学术潜质的学生,我们并不赞成他们因为专业就业好,本科一毕业就去工作,而要鼓励他们更注重长远发展,静下心来一气呵成地完成深造。对有创新创业能力与想法的学生,要发挥好校内教师和创业校友的双重引导作用,带领他们走上创业之路。”

金一斌说,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育青年人才,用好人才,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强化立德树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就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专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