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大30年300多名教师把根扎进大别山

来源:解志愿时间:

*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当前,我国扶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不少群众贫困程度还很深。扶贫先扶智,教育跟不上,世世代代落后。做好教育精准扶贫,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学有一技之长,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更是“拔穷根”“铺富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治本之举。如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本报开设《精准扶贫教育在行动》栏目,重点聚焦各地各类学校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敬请关注。

安徽农大30多年来派驻300多名教师深入大别山,助20多万农民脱贫致富??

30年,把根扎进大别山

安徽农大教师指导村民种植技术。(资料图片)

当车行进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新河南路上时,安徽农业大学教师穆莉兴奋地打开车窗说:“你们看,这儿就是金寨大专班的旧址!”时代洪流滚滚向前,30多年前的教学楼早已不复存在,道路两旁盖起了新的小高楼,但门前的梅山河水还如往昔一样清澈,汩汩东流。

这里的山水早已印在穆莉的心里。上世纪80年代初,为响应国家科技扶贫的号召,安徽农业大学与金寨县合创“金寨大专班”,扶持当地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作为学校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师,穆莉来到金寨县,手把手教授当地村民科学养蚕的方法。“田间地头一个月最少也要跑个十几趟,那段时光是我人生中的鎏金岁月,无法忘记。”

“30多年前学的知识受用至今”

在学校举办的重走大别山道路座谈会上,金寨县大山里茶叶专业合作社社长占伟略显惆怅:“当年教我的老师没有来,真想再跟他们当面唠唠嗑。”作为“金寨大专班”首届毕业生,30多年来,占伟一天也没有忘记过当年农大教师的帮助。

1985年,占伟成为了首届“金寨大专班”76名学员之一。“那时能够通过高考走入大学的农村学生少之又少,听说大学教授要来咱们这儿上课,我马上就跟县里申请名额。”

当年,安徽农大教授段建真、田兴安给学员们讲授茶叶栽培课程,两位教授治学严谨、理念新颖,给占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个时候,段教授就提出了因地制宜的理念,要依照当地的生态环境来制定茶叶种植方案,千万不能干毁林种茶的事。而田教授则一直提醒我们种植茶叶一定不能忘本,要留守经典,也要与时俱进。”

教授们传授的先进经验让占伟在日后的种茶路上少走了不少弯路。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六安瓜片几乎在市场上销声匿迹。那段时间里,占伟咬着牙,排除众议,坚持要把六安瓜片种下去,占伟的坚持换来的是几年后六安瓜片在茶叶市场上的熠熠生辉。时间证明了当年田兴安的正确论断。

如今,占伟一手创办起来的大山里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得如火如荼,年利润达数十万元,带动百名乡民共同致富。“感谢农大的教授们,他们传授的技艺让我受益终身。”

上世纪80年代初,安徽农大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号召,以智力扶贫为重点,以科技服务为支撑,举全校之力投身科技扶贫工作。学校与金寨县联合创办的“金寨大专班”首开全国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合培养人才的先河。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梦想,激励着一批批有志于“三农”的专家学者走出课堂、走出实验室。据统计,从1985年至今,安徽农大先后组织300多名教师深入到大别山区,培训农民约100多万人,实现了20多万名农民脱贫致富的梦想。大别山区水稻、茶叶、板栗、桑蚕等八大支柱产业就有六大产业是该校直接参与开发的,涌现出“我的生命属于社会,我的技术属于栗农”、独创板栗丰产技术的任立中教授;“要想富,去找农大宛志沪”、成功培育出山区“致富果”的宛志沪教授;“多教农民一项技术,我就多完成一个课题”的张良副教授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教师与村民的情谊30年未间断

30多年,安徽农大教师与大别山区村民的情谊从未间断。

今年,金寨县古碑镇村民宋永堂迎来了事业上又一个满堂彩:年初,他经营的鑫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北京首农集团就生态黑毛猪销售达成合作协议,养殖场内2000多头“大别山黑毛猪”将进入北京定点屠宰场,进行专业屠宰加工包装,再由北京首农集团进行统购,向首都高端消费市场销售。

早在几年前,宋永堂养殖的黑毛猪就已声名远扬,在安徽农大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李福宝的提议下,养殖场独创的“放猪上山”养殖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金寨县传为佳话。

“放养能够释放猪的天性,猪的心情舒畅,肉质自然好。”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实地探访,李福宝为宋永堂的肉猪养殖量身打造了一套方案,猪啥时候上山、下山、喂食,均有据可循。

宋永堂说,李福宝开启了他的人生。2009年,他在养殖业小试牛刀,没想到,刚刚试水便遭惨败。“那些年猪肉市场很不好,活猪4元多一斤,买来的500多头杂交猪一下子就亏了十几万元。”在宋永堂几近放弃时,在当地政府的引荐下,李福宝向他伸出了援手。

“那时,村村通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车开不上来,只能步行。”宋永堂说,为了找到合适的养殖点,李福宝经常在山上一走就是一天。“是李教授的坚持成就了今天的‘大别山黑毛猪’。”

像宋永堂这样,在安徽农大教师的帮助下找到“致富经”的现代农民在金寨县还有很多。承载着上一代安徽农大人殷切的希望,新时期的安徽农大人赋予了“大别山道路”更鲜明的时代内涵。

20世纪末,学校顶住了农业院校“去农化”“综合化”的思潮,毅然选择了对“农”的坚守。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学校不断创新服务“三农”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在全省组建了8个综合试验站、5个特色试验站,构建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启动实施了“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着力培养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民。

桃岭乡党委书记张贻胜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农大老师们给农民带来观念上的改变,对我们来说,这不是一亩小麦增产多少斤能形容的效用,这是一项造福子孙的事业。”

“大别山道路”犹如一支越烧越旺的火炬,将光和热不断辐射到更多地区。

近日,安徽农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大别山综合试验站在金寨县建成揭牌。这一综合试验站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三大功能于一体,是学校服务金寨及大别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拓展和延伸“大别山道路”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学校和地方的合作进入了更深层次、迈上了更高台阶。

“这条路一定要可持续地走下去”

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这条脱贫路实属不易。“当时的金寨,吃粮靠供应,花钱靠救济。有些农户人均年收入还不到50元。”回想起当年大别山区群众的困苦生活,今年82岁的安徽农大退休教授宛志沪仍感慨不已。那时为了带领村民种好西洋参,他在山上一待就是一个月。

“30多年前,合肥到金寨没有高速路,山路难行,要花两天时间才能步行入山。山上蚂蝗横行,与我们同行的一位老师,进山不到半个小时,腿上就爬满了40多条蚂蝗,血肉模糊。”宛志沪说,“当时,很多困难我们都咬牙坚持下来了,从来没想过放弃,现在更要坚定地走下去。”

凭着这股“拗劲”,宛志沪成功将北美西洋参引入金寨。20世纪90年代初,“一斤西洋参能卖到100元,种一二十平方米参就能挣五六千元,千坪村的参农每户获利近四五千元。”

当初之所以选择在金寨推广西洋参,宛志沪有深远的考量。金寨自然环境优美,山区众多,不太适宜种植规模性农作物。人参喜阴耐旱,不需要砍伐林木就可以种植,对土壤亦无伤害,是一种环保型经济作物。

西洋参的成长周期比较漫长,在效益至上的时代,很多村民开始种植如天麻这样周期短、收益快但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农作物。对此,宛志沪忧心忡忡:“只有懂得与自然和平共处,才能收获更多回馈。”

推动大别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宛志沪认为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国家能够利用项目支持,鼓励更多青年教师深入农村山区做实地调研。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对此李福宝认为,高校应将教师的社会服务纳入评价机制,写在“田野”上的论文也应得到学校和社会认可,形成高校与基层的良性互动机制,让更多的“大别山道路”在中国大地上涌现。(见习记者方梦宇)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