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涨价根源是教育制度漏洞
3月2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对近期媒体报道的北京46万一平方学区房进行了深入报道,最终证实了此报道为虚假新闻。可是,即便如此,在追查过程中,也证实了该区域学区房价格达到30万一平方的恐怖价格。那么,学区房是否为房价提升提供了助力呢?笔者认为,学区房本无错,涨价根源在于教育体制未能与时俱进,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1986年,我国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小学、中学施行就近入学,这也拉开了就近入学的序幕。当年之所以采取就近入学的方式,本质在于能够更好的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保障学生上学的便利。只是,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公交、地铁等城市交通越来越便利后,就近入学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反而成为教育体制的漏洞,导致优秀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学区房房价不停上涨,成为整个房价市场上涨的助力。
为何说就近入学导致优秀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对于老师来说,好的学校意味着事业发展更好、工资更高。那么,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好的老师必定会向好的学校调动。同样,老师会为人父母,自然希望自己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而学校往往会对老师的孩子在一些方面予以一定便利。这也造成好的老师选择向好学校调动的原因。比如南昌市铁路二中,位于南昌县向塘镇,在十几年前,这个中学的学生清华北大也有人考上。可是,随着好的老师不断向南昌市内转移,有条件的学生也就宁愿到莲塘、南昌当寄读生也不愿意在二中继续上学,导致铁路二中每年招生都成一个大难题。
那么,这是就近入学所造成的吗?表面上看是,实际上则是教育资源的失衡,而造成教育资源失衡的根本在于教育体制未能与时俱进。笔者认为,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不仅不能将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果,反而会出现教育资源的浪费。比如南昌铁路局向塘机务段曾经火车采取包乘制。几个司机对一辆火车头进行包保。司机不仅仅要开车,还要修车、洗车。造成火车头质量良莠不齐。后来,采取了轮乘制。火车头集中维修、保养,司机有任务要开车,就派出一台火车头。不仅每一台火车头质量得到保证,司机也能专心学习业务,提升技能。
同理,在现在教育环境中,一些老师并不能专心教学,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进入更好的学校,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如此,连老师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学校上学,其他孩子又怎会选择差的学校。也正是这样,才会出现桃舟中心学校一个教师坚守的新闻,才会有河南大学古代课讲师“口碑教授”常萍,因上课堂堂爆满,被媒体曝光后,才在退休后获得副教授聘书。
因此,教育改革不能只考虑如何让学生选择怎样入校,而是应该研究如何让教育资源流动起来。只有教育资源流动起来了,所有学校的在教育水平上相差无几了,那么就近入学才能回归初衷,学区房热才能降下来,全民教育才能得到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