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院儿科重症专业二三事——不忘初心 关爱患儿
2018年3月18日,对于北大医院儿科重症专业(NICU、PICU)来说,是个喜气洋洋的日子。这一天,他们先后收到了5面锦旗,这是各位家长对医护人员极大的肯定和鼓励。
儿科重症监护专业收治的都是危重新生儿和儿童。在儿科主任姜玉武“患儿最大受益为首要原则”的指导下,不管孩子们的病情多复杂、多危重,医疗团队都从患儿及其家庭角度出发,为孩子们争取最佳治疗及护理。在不断的努力中,医疗团队收获了孩子们的康复,收获了各位家长的信任,收获了医生的职业荣光。
三年前的跨国治疗
当日上午,一位三年前在NICU病房和PICU病房治疗过的小朋友给NICU、PICU和小儿神经病房分别送来了锦旗。三年前发生了什么?
三年前,一位外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出生后有严重的吞咽困难,原因不明,转诊至北大医院。在儿童重症专业冯琪教授和小儿神经专业张月华教授的帮助下,确诊了吞咽困难是由于口咽部肌肉不协调所致。小患儿的妈妈来自法国,患儿需要回到法国继续治疗,经过联系后,北大医院将患儿转诊至法国的医疗机构继续康复治疗。
三年后,小朋友家长前来致谢:“北京的医生真棒!”
太奶奶给曾外孙的祝福
当日下午,一位80多岁的奶奶把锦旗送给了NICU的住院医师李美霞。原来这个老奶奶的小曾外孙是31周胎龄的早产儿、出生体重只有1500g。早产宝宝在NICU不仅得到了救治还度过了难关,回家后生长发育都很不错,太奶奶非常欣慰,一定要亲自将锦旗送到李美霞医生手中。这也让年轻的李美霞医生获得了鼓舞。
PICU病房收治的小西(化名)一家人在出院时也在这天送来了锦旗。2月23号晚23点43分,11岁的小西送来病房时情况很危重,他胖胖的,躺在病床上躁动不安、胡言乱语,身上到处是瘀斑。他4天前在路边摊上吃了小吃后出现了呕吐、发烧,2天后出现了少尿、意识不清和全身的瘀斑,当地医院按照胃肠炎治疗不见好转,紧急由当地120转入第一医院。
小西当时有休克、意识障碍、无尿等症状,检查结果提示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虽然已经是深夜,住院总医师、二线主治医师紧急联系了茹喜芳副主任医师和王颖主任医师。团队很快决定为他进行抗感染、补液、输血小板等治疗,并且在出血风险极高的情况下积极准备做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小西父母坚定地说:“孩子交给你们了!”入院当天,医疗团队冒着出血的风险紧急为小西做了CRRT治疗。高兴的是,治疗过程非常顺利,经历了3次血浆置换、3次血液滤过和多种药物及支持治疗后,小西各项指标开始逐渐恢复。在入院第5天,小西醒了,并且有尿了。
住院让小西与大夫、护士相处得非常熟悉。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半个月后,当主管医生告诉他“今天准备转入儿科五病房继续治疗”时,内向、羞涩的小西问:“阿姨,你们会和我一起去楼下病房吗?”穿上可爱的熊猫睡衣,在医生和护士的陪同下,小西转入了儿科五病房,和爸爸妈妈一起继续治疗。
出院前,小西一家人为PICU送来了一面大大的锦旗,孩子姥姥拉着茹大夫的手说:“我们家人都不太会说话,要说的话都在这面锦旗里了!这个命悬一线的孩子,你们救回来了,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