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辽宁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来源:解志愿时间:

从中北大学在辽宁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中北大学在辽宁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64分到558分,录取位次在61198名到5993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中北大学辽宁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辽宁录取人数。

中北大学辽宁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中北大学在辽宁历年录取分数线

1、中北大学在辽宁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855名;

2、中北大学在辽宁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394名;

3、中北大学在辽宁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1198名;

4、中北大学在辽宁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9029名;

5、中北大学在辽宁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0924名;

二、中北大学在辽宁历年录取分数线

1、中北大学在辽宁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辽宁 历史 本科 540 6855 4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464 61198 114

2、中北大学在辽宁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辽宁 历史 本科 568 6394 4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538 29029 114

3、中北大学在辽宁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529 30924 113
2020 辽宁 文科 本科 571 6596 4

4、中北大学在辽宁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555 22848 111
2019 辽宁 文科 本科 567 6387 6

5、中北大学在辽宁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辽宁 理科 本科 562 23056 107
2018 辽宁 文科 本科 558 5993 10
中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中北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闽南师范大学和中北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中北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中北大学和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3年中北大学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中北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中北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中北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中北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中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中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三、中北大学介绍

中北大学是一所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工业与信息化部、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双共建,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41 年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被誉为“人民兵工第一校”。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太原市,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占地面积2995 亩,建筑面积123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35 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19 亿元。学校拥有纸质图书馆藏230 多万册、电子图书近136 万册、56 个中外知名数据库资源。2020 年12 月,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中北大学创建“双一流”大学的若干意见》,推动中北大学在全省一流创新生态建设中发挥科研支撑作用。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防科工局“十三五”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省重点学科24个,山西省“1331工程 ”一流学科1个,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支持学科2个,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2个。拥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点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点6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涉及5大类别,13个领域,本科专业85个。工程学学科群、材料学学科群、化学学科群ESI排名位列全球前1%,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获评B+。学校现有教职工2727人,专任教师1965人,教授281人,副教授551人,教师博士化率59.32%。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院士、国家级高级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各类国家级人才称号人才68人,国家级团队、集体9个,省级创新团队11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5人,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