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290分到384分,录取位次在141400名到24024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江西录取人数。
一、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2048名;
2、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3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94817名;
3、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8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4328名;
4、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6670名;
5、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9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41400名;
二、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2 | 江西 | 专科 | 366 | 52048 | 35 |
2022 | 江西 | 专科 | 370 | 36785 | 30 |
2、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1 | 江西 | 专科 | 337 | 94817 | 28 |
2021 | 江西 | 专科 | 385 | 34658 | 25 |
3、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0 | 江西 | 专科 | 387 | 24328 | 10 |
2020 | 江西 | 专科 | 393 | 24024 | 30 |
4、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19 | 江西 | 专科 | 360 | 56670 | 20 |
2019 | 江西 | 专科 | 384 | 31126 | 10 |
5、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18 | 江西 | 专科 | 290 | 141400 | 20 |
三、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介绍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行政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教育厅。其前身为广东省纺织工业学校,筹建于1984年,1985年正式招生,1993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中专学校,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1年升格为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7月,与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开展集团办学(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官窑,原名广东省煤炭工业学校,1958年始建于广东韶关,1995年改名为广东省工业贸易学校。2004年规范为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教育厅直属的公办重点性中等职业学校),该校正式成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一校三区办学布局正式形成。学校现有禅城、高明、南海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224亩,固定资产总值约超过8亿元,图书馆各类藏书达到80余万册。目前设有13院2部,即纺织学院、服装学院、轻工与材料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外语外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中职教育部。学校开设了49个招生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220多个,在校生近2万人。武书连2020中国高职高专专业大类排行榜上我校位居轻工纺织大类第一!2009年学校率先提出“专业融入产业、教学融入企业”的职教办学理念,围绕“厚德行、重基础、强技术、精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再学习能力和岗位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模式。十九大以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党建带动各项工作发展,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契机,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人才培养与现代产业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