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海高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青海高考历史答案【word版本】
●要求考生具备深厚的历史学科知识功底和学科素养
本套试卷整体有极强的灵动性,要求考生在解答试题时除具备基本的学科知识外,一定要把所学知识深化分析,结合试卷设计的情境导向进行综合判断方可找到合适的答案,这一特点几乎涵盖了所有试题,比较典型的如第27、30、31、32、34、35等题,学生如不能把所学知识放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思考,则很难找到正确的答案,试卷这一特点对我们平时教学指导意义极大,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课程的探究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历史和社会问题的能力,而这也正是新课改的核心导向。
●试卷具有极强的价值导向功用并极具现实感
一套好的试卷除要具有合理的难度和区分度外,一定要体现时代特色和价值引导功用,从这一方面来看,本套试卷表达得非常成功。试卷第40题以表格和文字材料的形式向考生呈现了近代和当代世界人口流动的基本趋势,要求考生提炼其特点并分析原因及近代史上华侨的贡献,本题视野开阔,关注时下的热点问题,同时又可以与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无缝连接,还隐性体现了当下我国政府极力推进的“一带一路”问题等,体现了极强的时代感和价值观念引领性。特别是华侨贡献一问,要求考生一定要具备较开阔的视野,不仅关注其对中国的贡献,也要注意到其对所在国的贡献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具有极好的功用。其他如第45题关注清末军备改革,第46题虽以太平天国知识入题,但实际关注的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道路,第47题关注战争与和平,第48题考查郑板桥艺术特点的形成,都与时下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变化及当下世界的“动荡与稳定”并存的特点密切相连。从这一视角来看,本套历史试题是有灵魂的,极好地体现了历史的“史鉴”价值。
●第41题继续出彩
我省进入新课改以来至今已经历四年高考,本人因职业关系一直持续关注,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第41题,每年的试题都能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试题出来后,总能让人有意料之外的感受,体现了命题者的深厚功底,今年本题通过“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的简述要求学生提炼一个核心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史实加以论述,本题情境简洁、思路弘阔,要求考生一定要找到一个叙述主题,并能调动“张骞出西域”“郑和下西洋”等相关知识进行阐释,对考生的能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同时,在答题之余也会让学生认识到“开明、开放”多么重要,“和平、合作”更需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