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什么专业最好 附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一、安徽中医药大学招生专业名单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学制 |
---|---|---|
中医学院(新安学院) | 中医学 | 5年 |
中医儿科学 | 5年 | |
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 | 针灸推拿学 | 5年 |
康复治疗学 | 4年 | |
中西医结合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5年 |
中西医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 | 5年 | |
药学院 | 中药学 | 4年 |
药学 | 4年 | |
制药工程 | 4年 | |
药物制剂 | 4年 | |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 | 4年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4年 | |
药物分析 | 4年 | |
医药经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年 |
人力资源管理 | 4年 | |
公共事业管理 | 4年 | |
保险学 | 4年 | |
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4年 |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年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年 | |
生物医学工程 | 4年 | |
医学信息工程 | 4年 | |
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4年 |
应用心理学 | 4年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
创新创业学院 | ----------- | ----------- |
体育部 | ----------- | -----------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 | -----------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 | ----------- |
第三临床医学院 | ----------- | ----------- |
研究生院 | ----------- | ----------- |
二、安徽中医药大学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药学
省级特色专业:应用心理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
安徽省教学改革示范专业:中药学、中医学、康复治疗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医药贸易)
三、安徽中医药大学简介
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学校)。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1970年,安徽中医学院并入安徽医学院。1975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恢复安徽中医学院。2000年,安徽省医药学校并入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
学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博士授权单位、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单位。2005年以良好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2016年学校以优异成绩分别通过国家教育部中医学、中药学专业试点认证。
学校现占地总面积1269.68亩,有少荃湖、梅山路、史河路、六安路四个校区。分别坐落于合肥市前江路1号、梅山路103号、史河路45号,寿春路300号。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653.10万元。图书馆藏书近201.5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99.35万册),古籍部珍藏古籍线装书3.3万册,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药标本中心储藏了15万份药用植物腊叶标本,是全国医药院校珍藏标本最丰富的标本馆。新安医学文化中心是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373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1376人)。现有16个二级学院(部)(含3所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工4400人(含附院),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718人。国医大师2人,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5人,博士生导师31人,硕士生导师47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7人、省政府特殊津贴9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5人;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项目指导教师28人。有来自国内外的55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我校客座教授。
学校现有2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5个,22个专业列入一本招生),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国内一流学科B类项目1个、安徽省学科建设重大项目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省级B类重点学科12个。有7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23个安徽省中医药重点专科。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永恒主题,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素质的培养,坚持“弘扬新安医学,培育中医人才”的办学特色,在扎实做好专业教学基础上,注重传承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2位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十二五”以来,新增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9门省级精品课程,先后获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