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大兵看企业文化

来源:解志愿时间:

  看了不少美国大兵打仗的片子,从内战、二战到韩战、越战,再到阿富汗和伊拉克,总体感觉是两个字:着急。美国大兵打仗看起来总是不舒服,不痛快,不果敢。拖泥带水,儿女情长,总觉得缺点关键的东西。一个典型的镜头总是经常出现,美国大兵在枪林弹雨中进攻时,一旦有士兵中弹倒下,立刻就是一片哭爹喊娘的叫声,“医护兵”“医护兵”不绝于耳。甚至有士兵挺身而出,冒死去救中弹士兵,结果两人都被打死打伤。我总是不明白这些美国大兵,在那种生死关键时刻,为什么不设法全力进攻以求胜利,反而浪费时间和人力去救援?须知此时打赢求胜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打赢了胜利了,才能避免更多的伤亡,才能更好地救援伤者。放弃进攻去无谓救援,只会徒劳地增加伤亡延缓胜利。也许电影导演想在铁血中增加点柔情,有意突出情感色彩,淡化残酷气氛,吸引观众和票房。但这也反映了美国大兵的一种文化,正是这种文化形成美国大兵的行事风格。

  要了解美国大兵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最好的片子是《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一群毫无参战意愿的新兵,在接受一番严格的训练之后,成为一组海军陆战队员。新兵在刚入伍时,首先接受的是军士长一顿羞辱。然后在种种低俗下流的气氛中,接受各种技战能训练。自始至终没有上下级的思想情感沟通,只是要求绝对的服从和执行。这样训练出来的一批杀人机器,在越南战场上表现出对人的生命毫无尊重,也不理解战争的意义和价值,只是机械地发挥所学到的杀人本领。总结起来,美国大兵的文化就是十六个字:盲目服从,绝对执行,不问政治,技术至上。这样的美国大兵文化,是机器工业时代的产物。而美国政客们,也正是需要这样没思想头脑的杀人机器。无怪乎这些美国大兵上了战场,总是缺乏求胜意愿,求胜意识和求胜意志。杀人时麻木不仁,如同玩电子游戏一样。遇到伤亡哭爹喊娘,丝毫没有意识到什么才是最重要。遇到困难时消极求援,从来不主动思考办法。这些美国大兵完全依仗手中先进的武器,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打仗。一旦感觉武器不能解决问题,技术规程没有预先说明,这些美国大兵就不会打仗了。有人将中俄美三国军队进行比较,认为美国是技术型军队;俄国是力量型军队,中国是谋略型军队,这话很有道理。美国先进的机械制造工业,培养出一批机械执行的大兵。唯武器论是美国大兵的典型特色。

  战争是全要素的对决,是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体系作战。孙子兵法早就说过,战争取决于道、天、地、将、法等多种要素。掌握先进武器的士兵,只是战争的最基本条件。一个军队将领,无论怎么高明能干,也只能把握天地将法这些要素,而无法掌握道的力量。道是一个军队的灵魂和精神,并不等同于军队的文化。美国大兵不乏文化,即前面所说的十六个字。但美国大兵缺乏灵魂和精神,具体来说就是缺乏求胜意愿,求胜意识和求胜意志。很多美国大兵都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为了谁打仗,只是机械地服从命令。即使是在正义的二战期间,也有很多美国大兵稀里糊涂地上了战场。在韩战、越战、阿富汗、伊拉克更是如此。美国政客们也不敢告诉他们为什么打仗,为了谁打仗,只要一群绝对盲目服从的杀人机器即可。这样的士兵上了战场,就难免做出虐囚、杀害平民等丑行,还美其名曰:这是战争。这些美国大兵,完全凭借武器先进而取胜。在面对充满战斗精神的游击队,恐怖分子,抵抗势力时,如果双方武器相当,美国大兵绝对只有投降败逃的命。正如韩战期间,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在小米加步枪的志愿军面前一败涂地,输的就是灵魂和精神。

  军队的灵魂和精神,首先来源于思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就是来源于党的领导和*思想。如果有一天,中国军队也放弃了思想教育,完全依靠武器和技术,那就会在美国大兵面前不堪一击。早就有美国人说过:美国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化。这真是一阵见血的真知灼见。中国军队现代化,至少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是无法追赶超越美国的。但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让人敬畏,就是因为有一股强大的灵魂和精神。现在有人鼓吹解放军国有化,去党化,这是别有用心的釜底抽薪之举。没有了灵魂和精神,就失去了求胜意愿、求胜意识和求胜意志,在武器落后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就只有投降失败的命运。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创建以来,就一直保持自己独特而优秀的传统。这些传统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党指挥枪,军事民主,官兵一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爱国爱人民,军民鱼水情,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等等。而最重要的,就是每一个解放军指战员,都不是机械执行的杀人机器,而是有思想有灵魂有精神的人民战士。这样的一支军队,具有绝对强大的求胜意愿、求胜意识和求胜意志,所以总是能在武器落后,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战胜穷凶极恶的敌人。他们从来不回避困难,不喊“医护兵”,不畏惧退缩,不消极等待,而是积极创造条件寻找办法去争取胜利。这种灵魂和精神,是美国大兵文化永远做不到的。求胜并不是简单的敢拼、亮剑,逞匹夫之勇,而是积极主动地发挥智慧,勇气,冷静,决断,果敢等战斗素质,将战争要素组合发挥到极致水平,一切以胜利结果为目标导向。

  由此联想到企业文化的话题。一个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历史长短,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所以,无论企业是否去建设,企业文化都是存在的。但是,一个企业是否具备灵魂和精神,却不是生来就有的。有些人把企业文化与灵魂精神等同起来,以为有了企业文化,就有了灵魂和精神,这是完全错误的。前面美国大兵的例子告诉我们,企业文化是一回事,灵魂和精神又是一回事。没有灵魂和精神的企业文化,就如同美国大兵的文化一样。很多企业正是出于这种理解,来建设所谓的企业文化的。这些企业禁锢思想,制定制度,规范言行,统一形象,用所谓持久不变的理念价值观束缚员工。这种做法,与《全金属外壳》里的军士长完全一样。这些企业也试图打造一支“盲目服从,绝对执行,不问政治,技术至上”的员工队伍,成为为企业老板和股东的赚钱机器。这种机械工业时代的企业文化,早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了。一个企业忽视淡化员工思想管理教育,就只能培养出机器化的“美国大兵”。

  传统的企业文化已经走入死胡同,没有灵魂和精神的企业也必将淘汰。要给企业员工注入灵魂和思想,才能激发起员工的创新力创造力,才能激发起员工的求胜意愿,求胜意识和求胜意志,才能适应现代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才能打赢当代全要素对决的现代市场竞争。没有灵魂和精神,什么先进设备,企业文化,现代管理,售后服务,科学技术,销售渠道等等,都是僵死机器一样的摆设。面对一群没有思想灵魂和求胜精神的员工,一切战略和文化都是白搭。要注入灵魂和精神,就要善于管理和教育员工思想,而不是禁锢和压制。传统的企业文化,要回归到思想管理教育的本质,摆脱过去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保守主义和机会主义。抓住员工思想,就等于有了灵魂和精神。放弃员工的思想管理教育,就等于放弃了灵魂和精神。单靠企业文化手册上的理念价值观宣贯,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