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了解团队合作常见的六大误区

来源:解志愿时间:

误区1:融洽很有用

  协作者之间交流顺畅,可以避免把时间浪费在争论如何最有效地开展工作上。

  事实:研究表明,事实恰恰相反。如果进行良好管理,并专注于团队目标上,那么冲突带来的解决方案可能比无冲突团队得出的更有创见性。只要分歧针对的是工作本身,就会对团队有利。事实上,我们早期在对交响乐团的研究中发现,有点牢骚的乐团在演奏上要比和谐的乐团好一些。

误区2:团队成员新老结合有好处

  新成员能够为团队带来活力和新的想法。没有新成员的加入,现有成员可能会变得自满,无视环境的变化,并纵容同伴的不当行为。

  事实:团队成员在一起工作的时间越长,表现就会越好。这一点听上去似乎不合理,但研究证明确实如此。不管是篮球队还是弦乐四重奏乐团,在一起打比赛或演奏时间越长,配合得就会越好。

误区3:团队规模越大越好

  团队越大,投入到工作的资源就越多。而且,将所有相关方的代表都包括在内,生产出来的任何产品被接受和使用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事实:团队规模过大,是影响有效协作的最常见、最糟糕的因素之一。团队越大,出现社会惰性(social loafing,有时也称“搭便车”)的可能性就越大,为协调成员活动而需付出的精力也就越大。小团队效率更高,也不太会让人失望。

误区4:面对面交流已经过时

  我们可以利用强大的电子手段进行沟通和协调,因此,团队可以更有效地远程合作。

  事实:团队远程合作存在很大不利。面对面地了解团队成员,有诸多好处。许多组织高度依赖分散性团队。它们发现,投入时间和精力,分别在团队成立,工作进展到一半,以及工作完成后将成员召集起来,是非常值得的。

误区5:一切都取决于领导者

  想一下你领导过或参加过的一个高绩效团队。再想一下另一个表现很差的团队。什么导致了它们之间的差别?像大多数人一样,你的解释可能会与团队领导者的个性、行为或风格有关。

  事实:团队领导者的亲身活动确实会产生影响。但是,领导者在促进有效协作上能够发挥的最大作用,就是创造条件,帮助团队成员有效管理自己。第二大作用是合理组建团队。第三大作用是工作期间言传身教。我们的研究表明,创造条件在影响团队最终业绩方面占到60%;组建团队的质量占到30%;现场指导仅占10%.领导者在协作中确实重要,但和我们通常想象的不一样。

误区6:团队合作很神奇

  要想团队合作卓有成效,我们要做的,就是召集一些真正的人才,并大概告诉他们我们需要什么——团队自会把具体细节规划好。

  事实:要想为成功搭建好舞台,需要深思熟虑以及大量的准备工作。最优秀的领导者会明确提出团队需要实现的目标,而且确保团队拥有成功所需的所有资源和支持。尽管为了实现有效协作,你可能需要运用一些政治手腕从组织中获得所需的资源,但这种努力是值得的。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