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不同裁员之路

来源:解志愿时间:

8月23日,摩托罗拉裁员风波仍在发酵,南京研发中心大多员工不愿签字,对补偿方案的不满,使谈判陷入僵局。一个月前,诺基亚同样宣布了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1万人,中国区是重灾区,不少部门裁员比例甚至达到三分之一,但却几乎在悄无声息中完成。同样是大公司裁员,诺基亚显得那么平静,摩托罗拉却遭遇如此风波。

新闻故事

摩托罗拉强势裁员引反抗

“尊重个人”,这个一直以来是摩托罗拉公司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现在却令大家感到寒心。

8月13日,在摩托罗拉北京公司工作了8年的叶舟(化名)和其他员工一样,收到CEO的邮件,被告知全球裁员计划。第二天,叶舟被叫去“谈话”,对面坐着部门领导和HR(人力资源):“公司统一的补偿是‘N+2’倍的平均月工资(N是工作年限),未到期的期权则全部折现。如果24小时内不签,公司将单方面解约。”

不被尊重的不只叶舟一人。北京员工代表郑女士告诉《IT时报》记者,从8月14日开始,一个个员工被叫去谈话,但“没有一个窗口可以让双方进行沟通”,公司的冷漠让不少员工相当困惑。

或许是因为受到外界压力,8月20日,摩托罗拉北京公司作出“让步”,修改了赔偿方案,增加了一笔补充住房公积金和年假3倍折现。不过在部分员工看来,这仍然只是公司单方面的通牒。 “我们提的都是合理意见,比如上海、天津此轮裁员发放了补充企业年金,北京为什么没有,他们说北京因为社保不接受这个所以没有,那我们说可不可以折现,HR当场就说‘不可以’,但这些其实可以研究一下。我们希望员工补偿的计算公式附注在合约上,公司也不同意。条款确实改了,但姿态仍旧强势。”郑女士说。

郑女士说:“摩托罗拉对我们来说,曾经是一个有高度集体认同感的家园。但在此次裁员中,摩托罗拉公司表现出的‘不与协商’态度,让我们感觉公司企业文化中‘尊重不渝’的精神严重缺失。”

深度阅读

短短1个月内,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先后在中国区掀起裁员浪潮,但结果却迥然相异,一家风平浪静,一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是什么让这两家昔日的“十佳雇主”,在员工面前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

心理准备?

诺基亚有 摩托罗拉无

尽管摩托罗拉的颓势早在几年前就已显现,但在2010年,它曾一度看到了希望,手机业务逆转颓势,三年来首次盈利,在北美市场,CDMA EVDO制式的Droid系列与WCDMA制式的iPhone4分庭抗礼,在中国,18款智能手机在中国的销量,每季度都以超过200%的速度增长。摩托罗拉员工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但谷歌的收购,让摩托罗拉移动的前景顿时变得不确定起来。《IT时报》记者从多名员工处了解到,一些员工将摩托罗拉裁员的责任归咎到谷歌身上。一名南京员工代表认为,这是谷歌因其之前在华的一些不愉快经历,对中国公司的一个打击报复,理由是南京的人力成本比北京、上海要低得多,为何选择将南京关掉,而将项目搬到北京、上海,“何况在摩托罗拉亏损的当下,南京研发中心是难得的盈利部门。”

相比之下,诺基亚员工在得知裁员消息前的心理准备,似乎好于摩托罗拉员工。诺基亚的衰落,近两年一直有迹可循,一些被裁员工本身从事市场管理工作,对市场、销售的情况也很清楚,对于裁员,已经有一定预判。此前有媒体报道,不少员工甚至主动提出辞职。

员工未来?

诺基亚助创业 摩托想晚了

上海远业律师事务所崔碧律师认为,从法律上来看,员工若不签离职协议,摩托罗拉确实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单方面解除合同,而且将直接导致员工只能拿到N倍平均工资这一法律规定的最低赔偿标准。但正是这种用冷冰冰的法律“威胁”员工的做法,让一向习惯外企宽松氛围的摩托罗拉员工难以接受,“摩托罗拉的做法不够人性化,应该可以做得更细致,对每位员工的不同情况,比如有的工龄比较长,就应该予以倾斜考虑。”崔碧表示。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